“我的回信应该到了。”
“走,赶紧去看看。”
在第83集团军某旅炮兵营,上等兵上官泽鑫和战友边走边聊,向一间小屋走去。
小屋里人已不少,取回自己的回信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拆开来读。有的还不忘四下环顾,生怕身边战友窥探到自己的“秘密”。
信息化时代,写信这种“老套”的交流方式怎么还这么受欢迎?其实,这间小屋并非邮局,而是由该营党委开办的“解忧杂货店”。
说到“小店”开办初衷,还得从年初一次营干部骨干会说起。会上,火箭炮连指导员李振新讲到自己遇到的困扰:连里的战士小张连续几天精神萎靡不振,他便主动找小张谈心。可无论怎么聊,小张总是躲闪搪塞,心情不好的原因始终闭口不谈。明知道战士心里有了波动,却找不到合适的钥匙去打开那扇门。
李振新的无奈,引起了与会干部骨干的共鸣,大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新战士有时宁愿在手机上跟陌生人掏心窝子聊天,也很难跟你面对面多说几句”“我觉得他们的表达意愿也很强烈,只是缺乏合适的倾诉途径”……深入分析后,大家感到要想打开战士们的心,就必须找到一种他们能喜爱和接受的“打开方式”。
《解忧杂货店》的小说和电影深受不少年轻人喜爱,何不借鉴创意,开一个军营版的“解忧杂货店”?“小店”设置并不复杂,店内分寄信区和回信区。只要官兵在训练、工作、生活上遇到压力、焦虑、困惑,就可以把心里话写在信上,在寄信区投递,几天后再凭信件编号到回信区领取“店主”写的专属回信。
“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意见箱吗?也没啥新意啊!”上士老刘似乎一眼看透了其中的奥秘。
为了吸引大家光顾“小店”,之后的几天,各连门前的公告栏里都张贴了宣传海报,还配上“炫酷”的广告语,“吸睛”效果十足,大伙儿开始有些好奇了。
不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终于出现了。下士小张因为春节休假的愿望落空而闷闷不乐,他将自己的心情写在“信”里,原本只想“吐槽一下”,没想到几天后他在连队公告栏里看到:请编号为0001的同志速来“解忧杂货店”,你的回信到了。
“还真有回信?”小张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作为一名与你有着相似经历的老兵,我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拆开回信,第一句话就让小张感到亲切。“一起看晚会,一起吃饺子,一起打篮球,战友间的友情不亚于亲人间的温情……”信里朴实的话语,暖意流淌,虽说回不了家,但小张的心情畅快了许多。
一传十,十传百。“解忧杂货店”由最初的冷清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从个人烦恼、思想包袱到疑难困惑,有些话当面张不开口的,官兵就把它们倾诉到“信”中,这家“小店”总能交出令大伙儿满意的“回信”,甚至一些牢骚抱怨,也得到了耐心的劝导和真切的关心。
“店”开久了,名声大了,大家都在猜这家“店”的主人到底是何方“高人”?“‘店主’肯定是我们连指导员老马,否则他不可能安排我立即休假。”“不对,这个人肯定是我们连的凯哥,回信中连我昨天夜里睡不着的事都提到了,这么了解我的人,除了他还能有谁?”
其实,“解忧杂货店”神秘的“店主”并不是一个人,他们中既有营连主官、班长、思想骨干,也有军医、技师等。面对大家给出的各类“疑难杂症”,他们总是设身处地地耐心疏导、出谋划策,真诚地为大家排忧解难。
“解忧杂货店”或许只是一种形式,但它拉近了官兵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增加了有效沟通的渠道。如今,大家有了烦恼,或是对连队有了意见和建议,去“解忧杂货店”转一转,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