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党支部,无愧于坚强战斗堡垒,带领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辛勤和汗水诠释着对党的忠诚。请关注今天出版的《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为导弹打造最强“大脑”的战斗堡垒
——记国家重大工程任务集体、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
■陆宙斯 姜 琳 中国国防报记者 佟欣雨
有这样一个党支部,无愧于坚强战斗堡垒,带领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辛勤和汗水诠释着对党的忠诚——
他们带领科研团队为导弹设计控制中枢“大脑”,创造了我国众多导弹武器的“第一”,研制生产的多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等阅兵式上精彩“亮剑”;打造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单位、全国第一家以劳动模范名字命名的技术创新型研究室……
这就是为祖国潜心铸剑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
大胆创新谋发展
只争朝夕铸神盾
在科研生产创新的实践中,共产党员率先垂范谋创新,是张奕群研究室多年来持续成功的“基因密码”。
我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说过:没有控制系统就不叫导弹。张奕群研究室的职责,就是给导弹设计控制中枢,为导弹打造最强“大脑”。为了让导弹更加“聪明敏捷”,他们奋进在白天黑夜,他们战斗在大漠海疆,他们在崎岖的漫漫长路上默默拼搏奉献。
60年来,他们团结协作,创新创业,参与设计研发了多型防御导弹武器装备,为保卫祖国铸就神盾。在新一代导弹研发中,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其中,控制系统研发的难度系数可谓是“千里之外穿针引线”。
“对我们的工作来说,就是要把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变成现实。”张奕群研究室原主任、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主任王蒙一告诉记者,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2岁、党员人数比例接近70%的创新团队,向着制导控制技术的难关发起挑战。他们突破经典方法,吃透前沿理论,大胆颠覆性创新……只要能够取得“一丁点”进步,他们就反复地推导、计算、仿真、优化……他们总能找到“最优”方案,始终站在国内外制导控制技术领域的前列。
“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要求相比上一代产品大大压缩,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方案论证、技术设计和验证工作,这样才能降低研发成本、提升装备质量。”张奕群研究室党支部青年委员王晓东说,在某型号产品中,他们创新性地应用了“知识工作的自动化”技术,革新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手段,使得设计周期由几个月缩短为几天,同时保证了设计品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研究室还积极响应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决策部署,依托自身深厚的控制系统研发经验,积极拓展领域,孵化了无人机灭火系统、低成本控制舱、集群智能验证平台、运动测量设备等一系列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
在时代大潮中,该室一个个共产党员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如同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带领着广大职工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