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连队低矮潮湿的石头营房。
“凝望咫尺的金门,扎根祖国最前哨”——摘自守岛官兵集体创作的歌曲《角屿之歌》
在角屿岛码头,一块刻有“镇海”两个鲜红大字的巨石格外显眼。
十连官兵说,这是连队首任连长闻镇海亲手篆刻上去的。也是从那时起,守岛官兵便将“平时当战时,前沿当前锋,尖刀铸刀尖,一线创一流”的连训牢记于心间,化作爱国守岛的铮铮誓言和实际行动。
岛上的一面墙壁上镌刻着一个“群英谱”,记录着那个硝烟弥漫的战斗岁月。一天,对岸的金门守军突然向角屿岛开炮,2名正在海边值勤的守岛战士被炸伤。连队军医程国财闻讯后,赶忙背起急救箱冲向海边,不料又一发炮弹呼啸袭来……程国财壮烈牺牲。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救人的守岛英雄,战友们将他的名字镌刻在“群英谱”上。事实上,“群英谱”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角屿岛也因此被称为“英雄之岛”。
数十年来,为了将“恪尽职守、精武强能”的光荣传统不断赓续,连队相继建起“长征精神”文化墙,布置“望金门”文化长廊,举办军事题材根雕、石雕艺术展,将岛上的一条条道路命名为“回归路”“爱岛路”“华美路”“爱厦路”……一个个具有哨所文化、阵地文化的特色“军营创意”,不断激发守岛官兵敢打敢拼的血性豪情。
11月初,连队官兵重温入党誓词。
扎根孤岛磨利剑,乐守天涯砺精兵。驻守海岛12年的十连观察所原所长殷文斌,是连队侦测观察专业的骨干。他每天守在观察所,对着观察镜一盯就是几个小时,刻苦磨砺观察技能;业余时间,他对照录像资料,分析辨别海上各类交通工具的声音特征……几年下来,殷文斌练就了“听音识物”“听音辨方位”的硬功夫。
某一天深夜,殷文斌所在哨所前方海域突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由于当时海面能见度低,一时难以判明情况。紧急关头,殷文斌依据“响声大小、声源方位”预判为“撞船事故”……随后,哨所官兵利用夜视仪观测,果然发现海面上两艘船只相撞。危急时刻,守岛官兵迅速出动,及时搜救出多名落水群众。
作为前哨尖兵,必须练就一流本领。日常战备训练中,连队立足岗位建起练兵比武“大平台”,常态化开展“强素质、练打赢、当尖兵”活动,组织官兵同台竞技,激发精武强能热情。连队还与“鼓浪屿好八连”在陌生海岛展开对抗,提升协同守岛作战能力;积极开展小竞赛、小考核活动,形成比学赶帮浓厚氛围。
“前哨有我们守卫,请祖国和人民放心!”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一誓言已成为角屿十连官兵的共同心声和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