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屿十连所在营代理营长田鑫在“三个一好”石碑前带领官兵重温连队艰苦奋斗历史。
写在前面
这里面积仅为0.19平方公里,地形狭长,最窄处仅50米,因形状酷似牛角而得名;这里与金门一衣带水,退潮时距金门仅1750米;这里曾是无水、无电、无居民的荒凉小岛,“风唱歌,沙跳舞,马尾松拉二胡”是它的真实写照……
这便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英雄之岛”——角屿岛。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角屿十连驻防该岛,这个昔日的“海上上甘岭”成为“兵之岛”。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一代又一代守岛官兵坚强守防、艰苦创业,练兵备战、守岛建岛,以岛为家、以苦为荣,用钢铁肩膀扛起戍守“东南第一哨”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将“海上南泥湾精神”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有一首歌唱得好:“风起浪儿高,当兵上了岛。井水咸、烛光摇、荒岛拍浪礁。凝望咫尺的金门,扎根祖国最前哨……”初冬时节,解放军报记者踏上这座“英雄之岛”,聆听属于守岛官兵的“角屿之歌”。
角屿之歌: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
——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角屿十连传承“海上南泥湾精神”爱岛守岛建岛素描
■解放军报记者朱达 通讯员余修远
“有咱战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岛变模样”——摘自守岛官兵传唱不衰的歌曲《战士第二故乡》
“风舞松枝沙跳舞,海风敲窗伴人眠。”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角屿岛守岛官兵的艰苦生活。
在岛上,一块镌刻着“三个一好”字样的纪念石碑映入眼帘,碑身质朴无华,蕴含的道理却深刻。
何为“三个一好”?官兵如是作答:“一口好水井、一块好菜地、一个好猪圈。”这些在普通人眼中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却是当年岛上官兵内心的希冀愿景。今天,“三个一好”更成为了守岛官兵的精神坐标。
角屿十连所在营代理营长田鑫说,1987年7月,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来到岛上慰问守岛官兵,当了解到角屿岛是一座“三无岛”,部队官兵日常所需淡水、蔬菜全靠民船运输,且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就会“断水断菜”的情况后,便立即协调地方政府为守岛官兵解决生活保障难题。
上世纪90年代,连队官兵悉心照料一方菜地。
那几年,军地双方齐心协力,很快为岛上建起了“一口好水井、一块好菜地、一个好猪圈”,从而解决了守岛官兵用水难、吃新鲜肉菜难的问题,这就是被后人广泛赞誉的“三个一好”工程。
一口好水井,从此官兵有了“生命泉”。在岛上第一口水井钻探出可饮用水之前,官兵们曾尝试在岛上打过8口井,但因为缺技术、没经验,这一心愿始终未能实现。
为切实解决官兵吃水难题,厦门市政府协调地方专业钻井队多次上岛,与官兵一起勘察地形,翻查地质资料,精确计算地表、地下水和海面落差,找准打井位置。经过近2年的不懈努力,“一口好水井”最终钻探成功。
一块好菜地,孕育“海上新绿洲。”解放初期,角屿岛曾发生过一次炮战,小岛每天承受着数以吨计炮弹的轰炸。驻守岛屿10余载的连队司务长唐登位曾听一位老班长讲起当时的情景——随手抓起一把泥土,都能捡出几块炮弹片,岛上寸草不生。
再后来,政府为官兵运来优质菜苗,派出专家帮助连队改良土壤;全连官兵积极行动,每逢官兵探亲归队、家属来队都要带上几棵树苗、几包菜籽……日子一天天过去,昔日的荒岛终于在官兵手中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走进十连官兵耕种的菜园,每一块菜地旁,都悬挂着标注有蔬菜生长规律的“种植牌”,这些都是官兵亲手绘制的。
多年来,连队不断传承丰富菜地文化,也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根植于官兵内心,“今年上半年连队菜地总产量已达6千斤。”说话间,唐司务长喜笑颜开。
一个好猪圈,军民共建“海上南泥湾”。过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缺少养殖经验,岛上养殖的牲畜很难成活。为此,地方专家想了不少办法,引进优良品种,配置专门饲料,定期接种疫苗……先是养活了猪,后又养活了鸡、羊,让昔日的荒岛充满了生机。
如今,岛上已建起一座占地14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五六种禽畜长势较好,在改善官兵伙食的同时,也为小岛增添了几分活力。
登上这座小岛,记者欣喜地发现,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岛上绿树成荫,一座座花园式营房里,新式床柜、热水器、抽湿机、多功能饮水机、电熨斗等应有尽有,昔日的“海上上甘岭”俨然成为一座“海上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