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徐荣赐在为战士检查身体。李健龙 摄
丈夫每天早晚疼痛难忍,为了方便照顾,她每天赶2个小时的公交车往返于工作单位和部队营区,用爱为丈夫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港湾。为了让丈夫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她一人承担了家庭琐事、默默付出。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安心工作,在本职岗位上精艺强能,服务官兵。
“生活终须笑对。”王月丽说,作为家里的“梁柱子”,只要自己不倒,这个家就还在,就还有希望。
那阵子,她强忍悲痛,稳控情绪。部队即将参加海训,她默默地为丈夫收拾好行囊,目送丈夫外出参加训练,而自己则独守这个空荡荡的家……
命运虽然不公,生活虽然艰辛,但也要有“诗和远方”。为了早日走出“中年丧子”的阴霾,2015年9月,王月丽坚强地对丈夫说:“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
40岁高龄生育!王月丽非常清醒地知道,这要承担怎样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痛苦。家人和朋友也都三番五次劝她慎重考虑,但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积极备孕。
感动自己,感动命运。2016年7月,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为这个家庭重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家伙,王月丽和丈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苦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把苦嚼碎了就会尝到甜。可能命运给我的压力大了一些,但我必须更加坚强。”王月丽坚定地说。
如今,生活又恢复了平静,王月丽依旧像往常一样料理家务、照顾丈夫、照顾孩子。坐完月子后,王月丽又回到了熟悉的课堂,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她也期待着自己的生活,像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一样——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