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早上天没亮,一声哨音惊醒了她,满院子跑着荷枪实弹的官兵,让她惊出一身汗,原来这叫“节日战备”;中午他陪她参加了官兵的娱乐活动,场地很简单但是大家都很高兴,原来这是“趣味运动会”;下午她加入了扫雪行列,官兵们把地面扫的干干净净,雪堆得四四方方,她笑着说你们部队什么都是规规矩矩;到了晚上,她穿着迷彩大衣“混进”礼堂和官兵一起看电影,虽然有点冷,但礼堂里面欢声笑语,原来这叫“电影晚会”,是官兵们的最爱。
7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战士们欢快地喊她“嫂子”,她害羞地应答着。唯一不满的是他陪她的时间很短,总是要值班。这天她要走了,他只送她到了营区门口,他向她保证6月领证。
5月部队驻训,忙完部队野外驻扎工作的他,向单位提交了回家结婚的报告。报告批准了,赶巧到半年考核,身为连长的他当仁不让,坚持考完再休假,一拖就到了6月。
考核结束,他的连队单位排名第一。这下,他可以放心结婚了。6月中旬,连队指导员接到外出培训的通知,作为连队主官的他只能等到指导员回来再去结婚。
得知婚期无望,还需再等的李莉在电话里抱怨说,军人说一不二的服从意识,对于家人来说一点用没有。虽然抱怨,但还是让他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婚期第二次被推迟。
8月,李莉的爷爷查出食道癌晚期,生命不到3个月,老人家最后的心愿就是能够看到自己疼爱的孙女结婚。但此时有重大演训任务的他难以离开自己的岗位。为此李莉和他吵过、闹过,但很快李莉就选择了妥协,她哭着对他说,你安心工作吧,家里工作我来做,选择了军人,我也该学会担当。
10月中旬,他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待的各项任务。李莉辞掉了工作,带齐所有证件,只为一件事——和他领证结婚。
刚到部队的第一天晚上,当李莉拿着重新审批的结婚审批表和各类证件兴奋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感到一阵强烈的震感。当她跑到院子里,看到满院子紧急战备的官兵,心里很是害怕。此时,她多么希望能看到他。一整夜,没有电话,没有人影。
第二天,他回到房子,告诉她,离这不远的某县发生地震,部队要随时绷着抗震救灾这根弦,领证真没时间,不如先回去,后面再说。匆匆说完,他就走了。她的心里瞬间结冻成冰,两天后李莉独自踏上了回家的航班。婚期第三次推迟。

2017年2月3日,李莉终于走进了等待已久的婚姻殿堂,穿戴婚纱的她成为全场的焦点。在婚礼殿堂,手拿红色结婚证的李莉,再次留下眼泪,“你是国家的,我是你的,嫁给你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