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长征与幸福,似乎隔了十万八千里,比长征还长。
是幸福吗?不是。是惨烈,或者比惨烈还惨。
长征出发不久,红军就遭遇了一场最惨烈的战役——湘江血战,那一战红军差一点全军覆没。出发时的8万6千名红军官兵,过了江就只剩3万多。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中,我看到了关于湘江战役的节目。战士被密集地压缩到江边,空中有飞机不停在轰炸,无数双手,无数支枪,无数个手榴弹,还有不停在传递的炸药包,极富创意地再现着当年红军血战湘江的场景。

“血战”这个词用来这里,既有“死磕、奋战”的寓意,也有“流血、牺牲”的本意。几天时间里,湘江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历史过去82年,今天站在广西兴安县界首渡口的湘江边,江水已经澄清,但江岸蕴含的萧杀之气仍然扑面而寒。
这一仗,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陈树湘。他当时是红34师师长。红34师本来已经到了江边,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返身又扑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最后全军覆没,陈树湘也因为腹部被手榴弹炸伤而被俘。他被敌军抬在担架上连夜送去报功,路上,抬担架的士兵突然觉得脚下一滑,旁边的人打着火把一看,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年仅28岁、黄埔二期毕业的陈树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肠子拽出,绞肠而死。
多少年以后,曾任总长的杨成武在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脖子上的青筋仍然不停跳动,牙关仍然发抖。停顿了很久,最后只说出四个字来:很残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