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子口之战。
长镜头八:冲出天险——“我们的侦察兵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毛泽东手一挥,“到陕北,去找刘志丹!”
当毛泽东率领北上的7000多红军队伍来到川甘交界处的腊子口,等待他们的又是一处险峻的关隘。
陡峭的岩壁直上云天,腊子口就像大山中用巨斧劈出的一条细缝,横跨在腊子河上的一座小木桥把两边的绝壁连接。要过腊子口,除了通过小桥别无他路。
桥头碉堡林立,两山之间重机枪把守,敌军两个营已层层布防……红军正面进攻受挫。
怎么办?有人提出攀上峭壁,居高临下突袭敌碉堡,配合正面进攻。然而,峭壁成八九十度仰角,攀上七八十米高的顶端谈何容易?
一个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毛遂自荐。零星的月光下,只见他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绑上钩子,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崖缝,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在战友们注视之下,像猿猴一样攀上高耸的绝壁——一个个官兵顺着绳索攀了上去……敌人的火力被从天而降的红军死死压住,正面进攻同时打响,横亘在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天险被打开。
1935年9月,红军到达甘肃岷县境内,侦察连长梁兴初带领侦察兵化装成中央军进入甘南重镇哈达铺,找回了刊有徐海东、程子华率红25军与陕北刘志丹部会师的消息的报纸……
走过千山万水,终于有了落脚地。毛泽东喜形于色:“我们的侦察兵,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他大手一挥,“到陕北,去找刘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