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长焦拍摄的F-16特写。

加拿大空军P-3反潜机飞到SC-7左舷。
不仅相机如此,所有摄影师也都被安全带固定在货舱内。万全说,货舱内的摄影师席位共有9+2个,9个席位分3排,第一排3人盘腿坐在地板上,背后的安全绳很短,这3人从起飞到降落全程无法站立,一个架次拍摄下来双腿不发麻才不正常,由于第一排接近舱门,因此温度也非常低,如果在高空(约2000米)飞行,这里最低可达到零下10摄氏度,因此厚重的防寒服也不可或缺。条件艰苦,但这里的后视视野非常好,且能拍到对象机从载机下方超越时的背部特写。第二排3人全程坐在简易座椅上,安全带同样会将其拴在座椅上无法起身,第二排中间是万全认为最好的位置,这里不仅能兼顾前方(摄影师前方,载机后方),当对象机飞到SC-7两侧时,还能通过舷窗上专门为镜头开设的小孔进行拍摄,这是第一排盘坐的摄影师们无法拍摄的角度。第三排3人则站在最后面,前视视角最差,几乎只能用长焦拍摄,很难用35毫米焦段的广角拍摄透视感很强的军机画面,但后方可以利用舷窗拍摄两侧,拍累了也可以蹲坐。不过如此难得的机会,恐怕没人会蹲坐下来放弃拍摄机会。还有2个席位,位于盘腿坐的3个机位前方舱壁两侧,这两个位置的摄影师可以把腿耷在舱外,想着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位于机舱右侧(面朝后部时的左侧)为摄影指挥,他负责与对象机通过手势协调位置,左侧则是VIP席位,一般为有官方任务的摄影师。还有一个小细节,因为空中温度低,摄影师们的着装除了防寒服外,还得戴头套,像电影中劫匪戴的那种,这不仅可以防寒,还能防止头发被吹起来影响后排视线。
关于拍摄,万全介绍说,首先,如此近距离的伴随飞行是一件极其专业的事,但因为欧洲空军飞行员平时就经常进行密集编队训练,因此哪怕在空域中临时被叫过来拍照,对他们而言也是手到擒来。伴飞拍摄时,由于SC-7的最大速度仅为325千米/小时,一些战斗机不得不襟翼全放,拉高迎角,降低速度与SC-7保持一致,这也反映出飞行员们专业的飞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