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改革按部就班,为响应上级号令,一些单位也跃跃欲试,欲借东风大展一番拳脚。但笔者却想善意地提醒衮衮诸公,最好不要试图用不计成本的人力物力,造出些个“政绩盆景”来刷“存在感”。
当然,“政绩盆景”自然不是说破坏典型、勾销政绩,而是塑造出来的昙花一现的所谓政绩。譬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动漫产业就堪称一项典型的“盆景产业”。
前几年,借着国家战略的东风,东北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动漫企业在老工业区如雨后春笋。但靠补贴培育的产业只是温室里的盆景,一旦补贴政策不再,稍经市场风霜就立马被打回原形。现如今,有些动漫产业基地已难觅动漫企业踪影。
造“盆景”易,谋发展难。集结各种优质资源、优惠政策“特事特办”,确实能在短期内打造一两个光彩夺目的典型,甚至让一些干部尝到不小的甜头。但是,一枝独秀不是春,局部终究不能代替整体。造出“政绩盆景”,前来视察的领导再多、媒体报道再频繁,也只是泡沫式繁荣,不具备普遍的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
更何况,倘若把“政绩盆景”当成改革和转型的成果大肆宣传,可能会掩盖真实的矛盾和问题,误导上级部门的决策,影响转型之路。
不难想象,如果一些单位造“政绩盆景”,其实是喂了“兴奋剂”。到最后,精力没少费,却误入歧途,落个“人傻钱多”的调侃。
随着军队待遇的提高,各单位可支配、可调动的资源资金也越来越多,这意味很多问题有了更好的解决基础。不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花钱和用人也要讲究投入产出比。如何让投入的效益最大化,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对党员干部管理带兵能力的考验。
搞改革、谋转型,上级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补贴扶持不可或缺,但全靠“吃兴奋剂”的发展模式注定难以持续,用补贴造一个局部“小气候”,只能培育出几棵长不大的“小老树”,把投入和政策用在改善官兵生活条件、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上来,改变单位发展的“大气候”,才能有效地提升竞争力。
所以笔者认为,与其大造“政绩盆景”,倒不如务实、踏实的谋实事。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还要一步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