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军人血性?听听这些身残志坚的开国将领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朱冬生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18 02:09

白求恩大夫为其做截肢手术的两位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为晋察冀军区建了许多战地医院以及一批包扎所、血库,亲自为300多名受伤的八路军指战员做手术,是受到晋察冀军民普遍尊敬的外国人。每当聂荣臻司令员表扬他、报社记者采访他,白求恩都谦虚地说是八路军指战员高昂的斗志、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感动了他。经他手术治疗的许多伤病员中,就有两位后来的开国少将。

1938年10月下旬,日军第2混成旅一部由张家口向蔚县开进。八路军第359旅两个团在邵家庄地区伏击。第1营教导员彭清云为突击队长,担任冲击任务。

29日上午10时,前行的日军开始向道路两侧山头炮击,进行火力侦察。 1500米、1000米、500米,“叭!”八路军观察哨打响了第一枪。枪声为号。“冲啊!”彭清云大喊一声,跳出掩体,率领突击队向日军冲击。突击队员一个个像下山的猛虎,呼喊着向敌人猛冲过去,横挑竖刺打倒一批鬼子兵。这时,班长张有仁在连续刺死三个日军后中弹。彭清云冲上去抢救张有仁,右肘关节被子弹打穿。

战斗结束后,彭清云被送到旅前方医院。白求恩大夫为他做手术。当白求恩下令“马上输血,准备手术”时,医务人员却为没有血源而着急。“抽我的血!”白求恩伸出胳膊说。“抽我们的!抽我们的!”医务人员纷纷请求。白求恩坚定地说:“来不及验血了,我是○型血,万能输血者,赶紧抽!”就这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的鲜血,徐徐流淌进了彭清云的血管里。白求恩为彭清云做截肢手术后,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直到他苏醒。

三个月后,彭清云伤愈出院。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清云任师政委,白求恩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他要求部队要热爱朝鲜人民的山山水水。这支部队后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涌现出罗盛教舍身救儿童这样的国际主义战士。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8年11月15日,八路军第359旅第717团获悉日军一个运输大队由蔚县向涞源输送物资。27岁的团参谋长左齐率部连夜奔袭,进至涞蔚公路之间的明铺村设伏。

17日清晨,一连串“嘀嘀”的汽车喇叭声由远而近,只见日军汽车从蔚县向明铺驶来。左齐立即命令:“打!”顿时,“哒哒哒”的机枪声和“轰隆隆”的手榴弹爆炸声震天动地。日军先是一阵大乱,随即就开始反冲击。此时,一排子弹袭来,打中了左齐的右臂上部。

战斗结束,左齐终因流血太多,支持不住,晕了过去。从旅部赶来看望左齐的王震旅长,得知白求恩大夫下部队巡诊已回旅医院,立即派人送左齐到旅医院。王震对左齐说:“你的右臂血液不流通,医生说无法保留,要给你做截肢手术,马上请白求恩大夫给你医治。”白求恩大夫为左齐做右臂截肢手术后,还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小瓶磺胺给他用上,使他的伤口很快愈合。

左齐得到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救治,感恩之心伴随了他的一生。伤愈之后的左齐立即投入到打击日寇的战场。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济南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