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惟愿所有烈士都能听到盛世告慰的声音
■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前两天,北京,雨下得有点儿大。对北京这样一个近年来冬春不喜降水的城市来说,这场雨来得不能更应景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潜移默化里,好像不下雨的清明节就是不完整的;但是,越长大才越明白,清明节离不开的不是雨,而是我们思念故去亲人的心情需要一个寄托。潮润的空气里,伤感的情绪可以在细雨霖铃之中弥漫,进而倾泻而出。泪水和着雨水流,让不事张扬、崇尚内敛的国人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在慎终追远的日子里,有地方可以去抛洒相思泪,是令人慰藉的。可是,这种看似简单到不经意即可得的念想,却是一些人多少年来深沉如海的期盼。
学生认真地擦拭延庆烈士纪念墙。
“爹,我来看您了,往后我还会带孩子们来看您的。”在北京延庆区烈士纪念墙前,一位72岁的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嘴里念念有词,虽然满脸褶皱,但是眉眼间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让她突然多了一份孩子般的天真。老人名叫王领弟,她的父亲叫王希生,“希生”本应是“充满希望地生活”之意,可是他却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只留下一个名字。
父亲离开的时候,王领弟还是个孩子,笑得也跟现在的孩子一般灿烂。可她哪里知道,父亲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呢?这么多年过去,陪伴她的只有一本父亲的烈士证和仅存的那一点儿时的记忆。逢年过节,看着别人家都给自己的亲人上坟,但是自己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没有,为人子女心里边总有个念想。听说区里为所有烈士建了一面纪念墙,王领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过来了,“毕竟我爹除了一个名字什么都没有留下”。
“没想到真找到了,就是第三块大理石上,第四排第二个名字,那就是我爹。其实,他的样子,我已经模糊了,应该跟现在穿军装的战士差不多吧。”老人若有所思,好像在回忆,又好像在幻想。
延庆区烈士纪念墙于2017年8月建成,长6米、高3米,2165名烈士的名字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整面烈士墙上,包括1618名《延庆区烈士英名录》在册烈士和547名不在册但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上有记载的烈士,实现了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烈士的全覆盖。延庆区烈士纪念墙的修建,在告慰烈士的同时,也为烈士遗属提供了一个祭拜先人的场地。
王领弟老人是幸运的,至少以后想父亲的时候可以来纪念墙这里望一眼父亲的名字,心也算是有个归属吧。
据介绍,目前延庆还有1152名烈士只有档案记载,没有任何实体纪念形式。而且,烈士纪念墙上2165名烈士中有明确安葬地的仅有272名,另外1893名烈士安葬地不详,有的长眠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异国战场上,但迫于战争的紧急形势没有留下安葬的线索。延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条线索都不放弃,一个名字都不落下,把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的烈士英名全都镌刻到烈士纪念墙上,就是为了弥补现有烈士纪念设施纪念范围的不足,让那些只有档案记载却不知安葬在何处的烈士都能够‘回家’,让他们英魂永驻。这是我们该做的,也是目前唯一能为他们做的。”
像北京市延庆区民政局这样努力寻找烈士、让烈士“回家”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