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青团记忆:我外公走后我才读懂“老兵”这本书
一
吕舜匆匆忙忙赶到派出所,看到外公再一次大义凛然地坐在接待室,笑嘻嘻地和民警小吴唠嗑。对上彼此的目光,吕舜和小吴已经有了默契,也都有些无奈。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派出所接外公回家了。每次原因都一样,都是因为老头儿在看过胜利日阅兵后突发奇想后的固执。
“外公,咱以后能不能不去白玉山下给大伙儿讲故事了?您现在身体不像以前了……”回家的路上,吕舜探询地问。
旅顺大屠杀
“臭小子!不行。有好些事,太久以前的了,我不说,就没人在意了。”退伍多年,外公说话依旧有部队的范儿,言简意赅。
“那也不能总麻烦人小吴保护您吧?人家也挺忙的。”吕舜尝试着换个角度劝说。
外公沉默了一会,半晌,说:“小吴确实是个好孩子……可这件事,我觉得坚持没错。”随后外公叹了口气,“小小,你知道吗,每个人死后都会变成一本书……”
“小小”是旅大地区的方言,泛指年轻的小伙子,也是外公爱唤自己的小名,普通程度如同放之全国皆知的“小明”。他的大名也是外公给起的,随意洒脱如外公,因为和出生地谐音,便取了“旅顺”的谐音。
外公是退伍老兵,年轻的时候在抗战英雄团服役,带他的老班长个个都是抗日英雄,身上总笼着一层穿过腥风血雨的凝重。不知是自己的感悟还是老班长的熏陶,外公常常说一句话:“每个人死后都会变成一本书,活着的时候,感受就是记载、交流就是被翻阅,而在身后,书的内容就是生前的种种。”
对于吕舜来说,在2015年9月3日之前,如果外公是一本书,这本书其实更像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