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
历史从不容穿凿附会,但往往有暗合之处。
2014年金秋,古田,正是菊香稻黄时。在古田会议旧址和纪念馆现场,习近平边看边沉思,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我们来到这里,目的是寻根溯源,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在这片人民军队的涅槃重生之地,他每次都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许多思考而走。
1936年,同样是一个秋天,宝塔山下的延河水欢快流淌。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缓缓地说,“长征后,我们党像小孩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是陕北的小米、延河的水滋养我们党恢复了元气。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百姓,是他们支援了革命。”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那么,又是什么在两位领袖的心中重千钧?
人民,人民,还是人民!
不论战争形态如何改变,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永远是我们这支军队最鲜亮的政治底色,也是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一切困难所压倒的力量之源、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一切敌人所战胜的制胜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