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饭让陈嘉庚疾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张少林 胡卫卫责任编辑:董玥
2017-08-01 15:43

一味汤里见兴衰

●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食一锅饭,同喝一碗汤,体味群众冷暖,解群众所急所需

1940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慰劳考察,蒋介石准备接待经费8万元,而当时中国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陈嘉庚到延安后,毛泽东请他吃晚饭,桌上只有白菜、咸萝卜干,外加一味鸡汤,鸡还是邻居老大娘得知毛主席有远客,特地送来的。后来,陈嘉庚在缅甸仰光华侨欢迎会上大声疾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许就是那顿饭那味汤,让陈嘉庚看到了国共两党的差别,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一个政党的最高领导人如此与人民同甘共苦,人民还有什么理由不拥护,还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呢?这味不起眼的汤里,映射的是一个政党、国家乃至民族的成败兴衰。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西晋时,有一年天下大旱,不少老百姓因没有粮食吃而饿死,晋惠帝听闻后竟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大意是,老百姓肚子饿没饭吃,为啥不吃肉粥?一国之君,竟不知百姓为何饿死,岂能不亡?

古人说:“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当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后,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很久没有跟士兵们一起喝汤了!淮海战役中,我军60万,国民党军队80万,然而我们党坚持贯彻实行了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饭吃,有衣穿,有田耕,我们党和军队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支持,“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如今,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也决不能变。我们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食一锅饭,同喝一碗汤,体味群众冷暖,解群众所急所需,应是共产党人必须拿出的自觉行动和必须具有的过硬本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