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安置怎样才能“双适合”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杜伟 张烨阳责任编辑:康哲
2016-12-08 00:25

创新做好军转安置工作

■杜 伟 张烨阳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军转干部安置使用好”。当前,军队改革已进入“脖子以下”的关键阶段,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从全局层面上看,是确保改革稳步实施的“润滑剂”,更是确保现役干部稳心定神的“强心剂”。如何创新做好特殊时期的军转安置工作,更加合理地使用好每名军转干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各省市大多采用考核考试、双向选择、指令安排等方式安置军转干部,虽能保证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稳定归宿,但这样的安置方式还仅仅停留在军转部门完成任务指标、军转干部退役后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而已。很多还达不到“人尽其才、人适其岗”,还做不到把军转干部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在部队从事政法、医疗、工程、财务、教育等专业性较强工作的军转干部,大都具备国家承认的专业资质,且在各自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由于考核考试不理想、“划片”指令性安置等原因,并没有被安置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单位,而一些并不具备专业素质的军转干部通过以上方式安置到了专业性较强的单位。军转干部到了不适合自己的单位工作,发挥不出特长,久而久之就可能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从国家发展经济建设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资源浪费;从优待爱护军转干部角度来讲,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虽然通过量化排名等安置方式也能达到用人单位和军转干部的“双适合”,但仅仅停留在完成安置任务这一层面,缺乏更细化的运行机制,对于解决“人才浪费”的问题,还很不够。创新需要改变观念,树立新的理念。只有真正摒弃“完成任务指标就行了”,甚至“甩包袱”的思想,把军转干部当作发展建设的重要人才来对待,才能破除旧弊、创新发展。解决军转干部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安置地政府和军地军转部门畅通思路,因岗因人而异拓宽安置渠道。可提前调查摸底、参考年度军转干部数据库,梳理出具备专业资质的军转干部人选,再结合各单位人员编配情况,制订政法、医疗等专业性较强单位的“专项安置计划”,规定具备专业文凭、专业资质或有从业经历的军转干部提前报名,由用人单位采取“专业笔试、面试、试用”等方式遴选优先录取。符合报名条件,但没通过单位考试的军转干部,也可参加军转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考核重新选择其他单位。安置后,用人单位还可采取内部考试等方式,根据军转干部的德才表现、专业特长,择优安排具体岗位。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破除旧弊。畅通军转安置“绿色通道”,把合适的人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需要安置部门和用人单位形成有效对接机制,需要军转干部和用人单位形成实时供需关系。只有真心实意地把军转干部当作“家里人”对待,在军转工作上立足创新谋发展,才能真正地把军转干部安置使用好,为改革强军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国防报》2016年12月08日 03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