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谈军旅作家的本分:到底在为谁抒写?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树增责任编辑:吴昊
2015-11-03 03:02

我写《长征》的时候,正值人类进入新千年。美国《时代》周刊邀请了世界百名自然和人文科学家,评选出影响了人类千年文明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中国占3件,即火药武器的发明、成吉思汗帝国以及长征。那么,我们中国人自己对长征给予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到底知道多少,又理解多深?长征之所以被列为影响人类进程的伟大事件,就在于它证明了只有坚定地葆有不变的信念和理想,才能在历经艰险与苦难时迸发出惊人的顽强与不屈,彰显出人类精神中最宝贵的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和意志。

我想告诉今天的读者,在我们民族探索前行的曲折历史里,还有一支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他们曾经创造过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要知道,除了那些高级将领之外,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那一张张青春稚嫩的面庞背后蕴含着怎样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啊!让当代中国人知道自己今天的生活样式是从哪里起步的,知道自身的精神血脉来自何方,这是我写作《长征》的重要动因。

我在两卷本的《解放战争》中,试图传达这样一个主题: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人民选择和托举的结果。《解放战争》是一部关于人的书。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最动人心魄的,是战争参与者人生命运的求索和精神世界的激荡。那些为了战争胜利而流血牺牲的士兵,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社会底层的贫苦农家子弟。为了获得梦想中渴望得到的美好生活,他们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为激情似火的理想主义者,成长为可以为了国家命运的改变而献出生命的战士。这种人生境界升华的过程,是那个时代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动人缩影。从这个角度去看他们,他们的苦难与欢乐、流血与牺牲,无法不让我们怦然心动。在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军队作家艺术家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学不但是审美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意识形态,肩负着滋养人类心灵、托举社会道德、构筑民族文化的神圣使命。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我崇尚文以载道的文学精神,始终遵循为人民写史的创作原则。主旋律写作是军旅作家的本分,有人称我的作品为“红色记忆”,我以此为荣。红色是中国的颜色,是革命的颜色,是军旗的颜色,是中华民族心灵所依的颜色。我会继续履行好军旅作家应尽的职责,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