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30年,总忘不了入伍时的那一幕。集合登车的号音响了,我拎着一个旅行包,在队伍里走得挺吃力。负责送兵的人武干部接过我的包,一边催我快走,一边批评我“乱带东西,这么沉”。我低低地辩了一句“是箱书,没别的”,人武干部语气马上和缓下来:“好样的,到部队加强学习,好好干。”
人的成长是要有一些好书做铺垫的。入伍之初,我读书的出发点很单纯,就是用读书缓冲训练的苦累和管理的严格。训练间隙,小马扎上一坐,顺手就能掏出《牛虻》沉醉其中。在炊事班烧火,斜靠着三只脚的破椅子读完《战争与和平》。晚上熄灯后,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照着啃《大众哲学》。带的一箱书很快读完了,就到团队的图书室里借阅。“从来读书长精神”。现在想来,这段看似漫无目的的阅读,培养了习惯,积累了思想,提高了素养,真正起到了学以增智、学以备用的作用。
考学提干后,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变迁,工作担子不断加重。特别是担任一定职务后,学习就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不能只凭兴趣来,必须根据岗位职责需要,全面塑造自己,快速提升自己。在基层带兵,就学《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曾胡治兵语录》和《战士心理学》等。做组织、宣传工作,就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如何发现培养、采写宣扬典型;干军事工作,就学“六会”技能,学如何建设一流的司令机关,如何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总之是使命牵引、责任驱动、自我加压,努力做到走到哪就把书带到哪,干什么就学什么、学精什么。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我所在的部队专业技术性强,作为生长干部,为避免做“吴下阿蒙”,我利用节假日和在国防大学、国防科大进修之机,狠抓工程伦理学、灾害社会学等知识的学习,并结合抢险救灾实践,把所学知识整理成文,把经过自己消化理解的技战术编成通俗易懂的口诀,用于部队技术普及,得到专家认可,受到官兵欢迎。
“闭门读书真得计,当官持廉且不烦。”领导干部的学习不仅要增强本领,还要提高精神品位和道德修养。而《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就是最好的教材和养料。我买来拼音读本、有声读物,自己整理口袋书精读本,案头车里随读,MP3耳边随听,下功夫补了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这对解除思想疑惑、抵制利欲诱惑都大有裨益。孔子“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的感慨,坚定了我坚决不做边贪腐边求神拜佛的“侥幸官”;老子“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告诫,警醒我时刻防骄破满、谦虚谨慎;《易经》“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的分析,让我清醒看到“德位不配”的危害,专心于“崇德广业”,安心于“进德修业”。
习主席说:“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当兵30年的经历,正应了习主席这句话。兵味更需书香煨。内修文德,外修武备,战斗血性加智慧儒雅,不失为最迷人的军人风采。
(作者单位:武警水电第二总队)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23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