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某种意义上讲,军队院校教育也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和平年代,必须通过综合演练、实装实操、实兵对抗等实战化教学训练活动来学习战争、研究战争,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可以说,实战化教学训练作为提升打仗能力的大容量、多元素、实战化的教学平台,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
补强精神之钙。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缺钙”。坚定理想信念最集中的表现是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实战化教学训练,让学员通过严酷的战场磨砺,能够始终坚持对党的信仰忠贞不渝、始终坚持对党的要求坚决恪守,一切行动听指挥。
锻造本领之躯。打仗是军人的主业,精武是军人的本分,军人“有本事”主要体现在能打仗、打胜仗上。院校的实战化教学训练与部队训练一样,都是战争的“预实践”,都是提高能力、夯实本领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让学员练思想、练作风、练技术、练战术、练管理,通过摔打磨炼意志、智力、体力,对军校生涯进行一次“淬火”,在历经风雨中锻造本领、提升能力。
磨砺血性之威。血性是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刀锋。面对强军兴军重任,必须激扬血性胆气,培育战斗精神,保持军人的锐气虎气豪气。通过实战化教学训练检验学员的意志、品质、拼搏精神和战术技术素养。把演练作为磨砺意志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在演练中磨炼斗志、砥砺作风、磨砺血性,培养刻苦训练的虎气、敢打敢拼的霸气、能打胜仗的底气和突破万难的锐气,勇于用热血谱写忠诚,矢志用生命捍卫使命。
立起品德之骨。良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成事之基、为官之本。实战化教学训练难度高、强度大、节奏快,顶烈日、冒酷暑、经风雨,甚至可能要夜以继日连续作业。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培育学员勇于牺牲、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凭借敢打必胜、大无畏的士气,艰苦条件下甘洒青春热血,危难关头时不惜牺牲自我,勇敢锤炼过硬的本领。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22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