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系作战后勤保障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书耀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09-22 03:14

习主席明确提出,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军队建设发展的目标方向。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必须深入研究和揭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后勤保障的制胜机理,思考分析信息制胜的力量要素,牵引后勤信息化建设,提高未来作战保障的实战实保水平。

科学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核心问题,在改进思维模式中转化保障理念。迎接未来挑战,必须遵循信息作战保障的基本规律,在审视未来战争全局中分析制胜机理的核心要素,树立全新的后勤保障思维理念。坚持定期召开形势政策报告会,切实强化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紧迫意识。广泛开展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树立信息力是提升保障力第一要素的思想观念。围绕信息驱动和主导控制下的保障要素,开展课题研究,交流学术成果,认知信息作战的保障特点。组织新型保障力量建设,区分运输、医疗、防疫、油料、军需等模块,按照试点先行、边建边训、推广运用的步骤,探索总结信息作战的实保规律。开展首长机关战役推演,通过异地同步展开、上下联动实保,熟悉信息战场的保障环境,推进保障理念由要素思维向体系思维转变。设置多维广域的保障空间,通过信息网络实时聚集保障力量,确立在多维战场空间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保障理念。通过参加重大军事演习,整合专业系统、要素分散的信息平台,树立综合集成的信息保障理念,推动后勤信息系统与保障对象的实战对接。

积极把握现代战争制胜重要手段,在融合信息体系中强化保障效能。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夺取与保持制信息权是争夺战场综合制权的首要任务。要把基于一体化信息系统作为重要的手段和保证,整合情报信息、力量要素、保障模块、指挥控制等信息单元,构成作战体系保障力量。围绕未来作战保障需求确定课题,组织力量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抓好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按照信息作战保障力转型要求,规范后勤业务信息流程的规范标准,实现后勤指挥、任务需求、保障态势、物资上送等战场信息的有机融合。建立战时信息系统专用标准,结合担负重大演习保障任务,通过开放业务系统信息交互接口,实现与保障对象、友邻部队、指挥单元的网络端口互联互通,拓展后勤信息体系的末端延伸和广域覆盖。整合所部信息网络系统,搭载网络硬盘、信息数据库和点对点传输通道,实现保障数据的共享共用。按照扁平化指挥、可视化管理和精确化保障要求,逐步推行后勤业务通用指挥平台,依托其完成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融合集成。

精确把握现代战争制胜关键因素,在完善人才机制中蓄积保障力量。现代战争既是体系力量的对抗,更是人才实力的竞争,必须把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执行信息作战保障任务最关键的因素,为提升未来作战后勤保障能力提供人才支撑。用好的制度培育人才,把人才建设摆上党委日程,融入部队整体规划,总结固化后勤人才建设经验做法,形成持久长效、责任明确的制度机制。用好的氛围塑造人才,根据专业特长和综合能力,开展人才交流、岗位互换、轮岗锻炼,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通过理论轮训、岗前集训、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自主选学等,推进知识升级。用好的风气选用人才,破除唯年龄、学历、关系、资历的选人习惯,树立唯德、唯才、唯绩的用人风气。培育党委领导识才的眼光、惜才的胸怀、用才的气魄,做到关心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客观公正对待有缺点的干部,真诚爱护工作有失误的干部,大胆使用在后勤信息化建设中做出突出业绩的干部。依托干部培训、指挥士官集训、应急兵站野外驻训等,突出首长机关基于信息系统作战保障的课题研究、战术推演等指挥谋略训练,达到机关有能胜任未来作战后勤指挥的参谋队伍,基层单位有能胜任未来作战后勤保障的士官群体。

主动把握现代战争制胜基础环节,在贴近作战环境中提升保障能力。推进后勤军事训练实战化是未来执行作战后勤保障任务的制胜基础,必须着力在作战保障能力、后勤训练层次、信息化建设水平上提升训练质量,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部队,锤炼本领。预想多兵种联合作战的保障形态,使训练内容与保障任务一致,训练环境与战场环境一致,训练标准与实战要求一致,切实将训练成果向保障力提升转化。结合参加军兵种演习、跨区机动演练等保障任务,采取分课题研究、有重点突破、靠演训检验的方法,围绕保障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关,推进后勤演训课目与保障对象接轨。依托未来可能保障任务设置实保课目,组织野战化、实战化、网络化合成训练,加速保障单元与作战部队的全程对接。对接任务区域保障对象,训全专业内容,运用要素集成、模块合成、体系融合等理论,探索专业分队执行实保任务的方法途径,使后勤专业训练向全岗位、全要素、全员额延伸拓展。透析任务空间作战对手,训实保障课题。瞄准信息体系作战保障需求,设置实保课题,分析判断作战对手的保障特点、战术运用、后方部署,探索总结新训法新战法。研究分析未来战场对手的保障形态,修订完善战备方案,优化战备物资储运管理,拓展人员快速收拢、号令快速下达、物资精确管理、方案实时修订的新手段,提高日常战备水平,确保战备工作适应使命任务要求。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22日 06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