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蝴蝶在哪里徘徊?
险与美,互藏着对方
山岩般的内在角力
与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正面战场的壮阔雄浑相比,《谍杀》编剧执着地选择了一条类似“虎跳峡”的奇险之境。然而,正因其奇险,方显英雄本色。他们“试用战颤的手指去弹深渊之门”。
小说是引起想象的艺术,而戏剧是引起感觉的艺术。在这一点上,“逼真性”高于“真实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通过对于事件的异常组合,显现生活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
改编成剧的《谍杀》,用了群像式结构,彭德怀作为人物角色,自始至终没有登场,哪怕只是一个高大的背影。然而,他是整台剧的灵魂,无处不在,贯穿全场,赋予话剧强大的生命力。
世上事物,最危险的往往最美丽,最美丽的恰恰也最危险。险与美,互藏着对方。
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哪里徘徊?
剧中,“蝴蝶”成为危险与美丽加身的托物,引出一条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线索。“蝴蝶”既是剧中人,也是剧情扑朔迷离的意象。主创人员苦苦追逐着这只美丽的“蝴蝶”。
意象汹涌,著名媒体人彭俐甚至从这只“蝴蝶”,想到了庄周的“蝴蝶”。
亚里士多德说:“话剧没有冲突和突变是不可想象的。剧本必须在一个晚上演完,必须从所描写的冲突的结果中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艺术的实质,一个在我们面前喧腾的种种事件的结果。”
《谍杀》以惊奇开场,我们像霍金一样“宁愿要惊奇”!接下来悬念不断,层层悬念扑朔迷离,有时像闪电,短促而撕裂。
莎士比亚戏剧许多华丽的独白,都出现在夜里。《谍杀》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暗处,犹如夜晚一般。剧作家说,夜晚是唤起内在精神力量的时刻,夜晚同样还是魔鬼出没的时刻。阳光退隐之处,所有被遮蔽的事物都将浮现,所有被压抑的情感都将爆发。所以,夜晚无疑是属于戏剧的。喜剧和悲剧、正剧和闹剧,无一例外都钟爱黑夜。
一切较量与角逐都在暗夜中进行,这是《谍杀》编剧的高明之处。将人心理暗夜的戏份做到足够,加之无场次多段叙述的交织,场景忽明忽暗的不断切换,整出剧呈现出惊险蒙太奇的效果。因此,有学者也称,这是一部“希区柯克式的红色经典”。
在7日召开的话剧《谍杀》研讨会上,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陆文虎借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话说:“剧院是为人民建立的,只能根据对人民的影响去判断它们的优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这样一部剧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话剧》主编颜榴从话剧本体出发,表达影视化对话剧是一种伤害和干扰的观点。专家学者见仁见智,畅谈本剧引发的诸多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