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沙特战机在也门投下炸弹,也门冲突一夜之间由一场内战演变为外部干预战。 虽然沙特主导的阿盟联军拥有绝对军事优势,但其在军事力量运用方面却难以“任性”,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其一,政治目的有限。此次空袭,并非要消灭胡塞武装及其盟军,而是要“以打促谈”,通过削弱该武装实力迫使其回到谈判桌。最终目的是恢复冲突前状态,避免也门出现亲伊朗的什叶派政府。这就决定了阿盟联军能打的“军事牌”不多,大规模出兵也门的可能性不高。沙特驻美大使朱拜尔3月29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目标可通过空袭任务实现”。
其二,历史经验不允许。也门向来是外部干预势力的“坟墓”。上世纪60年代,埃及曾介入也门内战,结果陷入持久战的泥潭。2009年,为支持时任总统萨利赫,沙特曾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并出动了特种部队,仍未能将胡塞武装打垮。
随着伊拉克政府近来捷报频传,阿盟联军的最理想方案也许是借鉴打击“伊斯兰国”模式:一方面持续空袭保持高压,另一方面出钱、出枪大规模武装哈迪政府军。基于历史、现实等多重因素考量,阿盟联军极有可能采取“持续空袭,有限出兵,派遣维和力量”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持续空袭。重点打击胡塞武装的指挥机构、防空武器、军事基地、重型装备等重要目标,辅以海陆封锁,逐步绞杀该武装有生力量。过去一周的空袭结果表明,阿盟联军的空中精确打击能力有限,因此空袭的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
第二步,有限出兵。沙特已向南部边境调遣了数千兵力以及大批坦克、装甲车和火炮,该地区靠近胡塞武装大本营萨达省。沙特可能采取“围魏救赵”的计策,通过出兵萨达,威胁胡塞武装老巢,迫其回收战线。事实上,沙特军方已经发出了类似信号。在3月31日的战况通报会上,沙特军方发言人透露:“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可能会发动有限的地面攻势”。考虑到萨达省多为山地,而山地战是胡塞武装的“老本行”,因此沙特出兵前必将寻求外部强力支援。
第三步,派遣维和力量。2011年巴林逊尼派王室受到威胁,沙特主导的海合会果断出兵巴林,制止了事态恶化。在也门问题上,阿盟联军可能会借鉴“巴林模式”。迫使胡塞武装回撤北方据点后,派遣阿拉伯联合部队进驻也门执行强制和平行动,在哈迪政府与胡塞武装间建立军事缓冲区,进而启动政治对话。
3月31日,沙特军队与胡塞武装在边境地区爆发了空袭以来最为激烈的交火。然而,剑拔弩张的表面强硬,无法掩盖交战双方对冲突升级前景的顾虑。作为也门近邻,沙特深知也门内乱的动因错综复杂,绝非消灭一个胡塞武装就可以万事大吉。教派纷争、部落争斗、恐怖主义盛行、分离主义滋生……中东地区所有混乱因素在也门汇集。正如国际危机组织指出:“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复杂的乱局中胜出。”对沙特而言,也门就像一块难以深入的沼泽地,充满变数和危险。
对胡塞武装而言,其实力无法与阿盟联军正面抗衡,与萨利赫的联盟基础也并不稳固,加上缺乏足够的民众支持,不可能单枪匹马成立新政府,因此没有必要与阿盟联军“死磕”到底。另外,作为什叶派“带头大哥”的伊朗,注意力正集中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及核问题谈判上,难有精力在也门开辟新战线。
事实上,也门战乱的唯一赢家可能是极端宗教势力。也门中部和南部长期被“基地”组织阿拉伯分支盘踞,随着美军彻底撤离也门,该组织的行动自由将不受限制。目前,该组织正乘势在南部扩充实力,抢占地盘。另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借机煽动逊尼派激进分子与胡塞武装争地盘,扩大影响。随着也门战事逐渐升级,巨大的权力真空必将导致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浑水摸鱼,做强做大。这是阿盟联军和胡塞武装不愿看到的,更是美国无法容忍的。种种“掣肘”之下,阿盟联军固然实力强大,但也不可能单靠武力“任性”到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通过和谈找到相关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解放军报》2015年4月1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