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装备解密:日本BMD系统的发展特点与能力分析

来源:现代军事作者:周伟责任编辑:康哲2015-01-07 08:56

发展特点

与美国建设中的全球一体化多层导弹防御系统相比,日本BMD系统是一个有限的防御系统,呈现以下主要发展特点:

尽早拦截,确保本土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四面环海,陆地面积狭窄,战略纵深浅,因此日本一直奉行“海上防空”、“洋上歼敌”的军事战略方针,力图将来犯之敌尽早尽远地消灭在陆地国土之外。这种军事战略方针应用在BMD系统建设上,主要体现在以机动部署的海基BMD系统尽可能在来袭目标的飞行中段拦截目标,使目标坠入海中,不对日本本土造成损害,只有在万一不成功的情况下才考虑以部署于本土的陆基末段系统进行拦截。

多层防御,提高概率

如上所述,目前日本BMD系统采用高低两层拦截方式,其中高层系统为“宙斯盾”海基中段BMD系统,低层为“爱国者”陆基末段BMD系统。未来,日本可能引进“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和陆基“标准-3”系统,强化陆基末段中、高空拦截能力,还可能发展助推段和上升段防御系统。这种多层结构设计可提高日本BMD系统的拦截概率,确保防御作战的成功。

有限建设,积聚潜力

从目前来看,日本BMD系统是一个有限的系统,体现在它主要用于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目标。其原因是,日本所声称的首要潜在威胁为朝鲜,其次为中国和俄罗斯。这3个国家均为日本的邻国,近程弹道导弹就足以打击日本。从未来看,由于日本始终将上述3国的远程或者洲际弹道导弹力量视为重大威胁,因此日本BMD系统的建设目标并不满足于只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日本计划引进THAAD系统和陆基“标准-3”系统、联合美国研制更先进的“标准-3”系统,即有对付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意图。

基于引进,志在自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在筹划发展BMD系统时,就考虑与美国进行合作。由于BMD技术薄弱,日本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在短时间内开发出BMD系统,于是决定首先从美国引进相关装备和技术,以便快速形成战斗力,应对现实的“朝鲜威胁”。与此同时,日本寻求自主生产“爱国者”系统、发展天基预警系统等,并不忘与美国联合开发新型“标准-3”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为实现其“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目标奠定基础。

现有能力评估

从总体上看,日本BMD系统是美国亚太BM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日本BMD系统的能力必须与对驻日美军BMD系统(尤其是预警探测系统)的分析结合起来进行。

可自主进行综合战区预警探测,但预警和目标识别依赖美国

目前日本基本形成了陆海空一体的预警体系,但尚未建立起天基预警卫星系统,因此其导弹预警能力存在局限性,仅具有一定的区域预警探测能力。

陆基预警探测能力

一是日本自身的陆基预警探测能力。日本现役陆基预警探测雷达的主力是5部FPS-5和7部改进型FPS-3相控阵预警雷达。其中,FPS-5雷达是一种大型固定式三面阵L和S双波段相控阵雷达,雷达主体呈六棱形,主天线阵面直径达18米,探测距离1200千米,可探测并跟踪战术弹道导弹等目标,对此类目标的预警时间可达5分钟以上。改进型FPS-3雷达可实现对远程高空目标和近程低空目标的探测与跟踪,具有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

不过,FPS-5和FPS-3雷达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日本现役主力陆基预警雷达均为固定部署雷达,其战时生存能力差。其次,FPS-5雷达和FPS-3雷达均工作在L波段及S波段,跟踪精度较差,跟踪和识别目标的能力差。  其三,上述雷达并非超视距雷达,易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对助推段弹道导弹的预警略有延迟,例如对于探测距离600千米的地基雷达,目标飞行约用去70秒至110秒后才能进入雷达探测视野。

二是美国支援的陆基预警探测能力。美国通过在日本部署AN/TPY-2陆基X波段固体有源相控阵多功能雷达,大幅增强了日本的陆基预警探测能力。该雷达既可单独部署成为早期预警雷达(前置部署模式),也可充当BMD系统的火控雷达(末端部署模式)。该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2300千米(100平方米雷达反射截面积目标),对1平方米雷达反射截面积的目标探测距离达1700千米。另外,AN/TPY-2雷达系统体积小、系统集成度高,战略战术机动性好,其战时生存能力高于固定部署的雷达。由于“宙斯盾”AN/SPY-1D雷达最大探测距离460千米,若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宙斯盾”发射的拦截弹需要陆基或海基X波段远程雷达提供信息,日本部署了AN/TPY-2雷达后,可进一步增强“宙斯盾”战舰的反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