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情感意味着什么?
给机器人赋予感情的意义不可小觑。对人类来说,有感情的机器人能够提供更温情和人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对机器人来说,感情很可能启蒙它们的自主意识。与前者相比,后者或许更值得人们注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提出了脸部情感的表达方法,即脸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通过不同编码和运动单元的组合,可以让机器人自动识别与合成复杂的表情变化,如幸福、愤怒、悲伤等表情,类似的还有动作分析模型和声学模型。
与人不同,机器人并不需要真的心理体验才能表现某种感情。以Pepper为例,这是世界首款具备感情并能作出回应的机器人。
软银CEO孙正义回忆,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阿童木》时,就希望赋予机器人一颗有丰富情感的心灵,而Pepper的设计理念就是用来陪伴人类的。
与工业、服务业上已经普及的“机器人”不同,Pepper不擅长清洁打扫,不适合煮饭烧菜,也没有车间作业能力。不过,它配备了语音识别技术、呈现优美姿态的关节技术以及情绪识别技术,具备人类能理解的最直观的感官系统:声觉、触觉以及情感系统。可对人的表情、声调、喜悦、愤怒等进行识别,并且可根据人类情绪做出反应。
如今已有近200款情感应用在Pepper身上上线。比如,Pepper日记可以在家庭活动中拍照留念,还可以写日记,像智能影集一样储存家庭成员的回忆,能够猜测到人此时的心理状态,然后切入情景同你聊天和讲笑话。目前有超过一万个Pepper正在日本和欧洲的家庭为人们服务,美国正有意将之引进。
而香港Hanson Robotics公司开发的Han机器人不仅可以理解用户的情感,它还可以将情感反馈以模拟的面部表情展现出来。国内的Gowild公司也推出了可以提供生活助理和年轻人增强社交情感交流服务的“公子小白”机器人。这些工作实际上并不是从认知机理出发,而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词语、表情、肢体)判断人类情感。
情感是否会成为核心?
“智能机器人将会成为未来非常具有表现力的一个领域,特别是与日常生活起居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人性化’。公子小白机器人小伙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智能机器人,而是作为成长中的小伙伴,暖心甚至有些‘逗逼’。” “公子小白”机器人的制造者、Gowild智能科技创始人邱楠说。
在情感分析应用上,情感分析和人工智能结合,将产生一系列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潜在商业价值,有望在医疗、公共服务、研究和智能家庭等方面大有作为。在聊天机器人中识别用户情感,给予情感抚慰。更进一步,未来情感分析应用于对文章及诗词的鉴赏,自动生成自己的观点、立场及情绪,表达机器自身的情感,从而向强人工智能迈进。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门技术,没有研发的停止期,它是不断的模拟大脑行为和思考的一个演进,伴随着人的进化而前进的,这才是人工智能的本质。” 简仁贤认为。
若如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所说,人工智能是未来20年重要的技术,专家推测,情感交互正逐渐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相关链接
机器人懂得人类情感三部曲
专家解释,机器人懂得人类情感可分为3步:识别、理解、反馈。
识别包括识别人类的表情、声音。这里包括对语境的判断和自然语言处理。分为表情识别和语气识别。表情的识别大致上可分为几种常见模式: 高兴、愉快、兴奋、愤怒……其中每种模式均可向另外的各种模式转换,但转换的概率是不同的。语气识别也可分为几种常见模式,但语气的识别要难很多,不仅仅只是从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去分析语义,更应让机器人真正听懂。
理解包括机器人对人类行为的综合分析,并准确判断出人类的情感状态。从技术角度理解就是收集海量的人类心理上的文字描述样本,随着收集的文字信息越来越多,机器人的识别准确率就会越来越高。
理解了人类的心思后,接下来就要做出响应。在这方面,日本的仿人形机器人走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