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科技>>科技与战争>>网络战>>正文

信息时代加强网络防御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罗泳钧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1-15 13:23

(原题:网络也需要积极防御)

网络防御的滞后性,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网络战强国,在加固“防火墙”的同时,正逐步改变网络安全战略,重视网络进攻能力,以强大的网络攻击力,震慑网攻发起者,不敢轻率地按下进攻之键。

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国会近日批准的5521亿美元的2014财年国防预算,大幅提升了用于“数字炸弹”研发的开支,以增强网络进攻能力。与此同时,英国、日本等国也在大力打造网络进攻之矛,而不仅仅是被动防御网络攻击,把拥有强大的网络进攻能力当作一种战略威慑,慑止敌人引发“数字珍珠港”事件。

由于网络进攻难以认定攻击源头,以及攻击者的身份,在法律上存在真空地带,草率采取报复性进攻行动,会造成“错杀”而引发大规模网战冲突。因此,自从网络战样式诞生以来,许多国家都比较注重网络防御作战,相对轻视网络进攻作战。目前,随着网络战法律的完善,加之网络防御的滞后性,使得许多国家越来越崇尚网络进攻作战,并把网络进攻作战当作战略手段,以瘫痪对方金融、交通、通信、军事等国家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众所周知,网络防御主要是依靠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被动应对网络攻击。相比网络进攻,网络防御具有滞后性,因为只有发现一种新病毒后,才能开发出抵御该病毒的防火墙与杀毒软件,也就是说,网络防御总是落后于网络进攻,当发现新病毒时,网络进攻行动已经完成,并已达成作战目的。正是网络防御的滞后性,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网络战强国,在加固“防火墙”的同时,正逐步改变网络安全战略,重视网络进攻能力,以强大的网络攻击力,震慑网攻发起者,不敢轻率地按下进攻之键。在克林顿时代,美国网络安全战略重点在于“全面防御”;布什时代,美国网络安全战略重在“攻防结合”;当前的奥巴马时代,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已凸显出“网络威慑”。早在2002年,美国就秘密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并于2007年进入美军作战序列。眼下,美军正在大力研发各种毒病武器,加强网络进攻能力。美国利用“震网”病毒入侵伊朗离心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目前,信息战已经成为各国军事斗争准备的焦点,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建立攻防一体的网络战部队。英国军情六处早在2001年就秘密组建了一支由数百名计算机精英组成的黑客部队。去年9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声称,英国将从10月开始组建一支新军队,以使英国军方具备“网络反击”能力。英国由此成为首个公开宣布建立具备攻击能力的网络军队的国家。对此,英国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说:“多年来我们为免受网络攻击一直在提高防卫能力,但这已经不够了,攻击能力可以对敌人形成威慑。”哈蒙德表示,网络军事活动应与海、陆、空以及太空领域的军事行动平起平坐,“在未来战争中,我们的指挥官可以将网络武器与常规武器一同使用”。另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也计划在今年组建网络部队,使其不仅仅用于防御网络进攻,还要能瘫痪敌人网络。当前,日本正在加紧研制一种网络武器,这项工作由防卫省从事武器研发的技术研究本部负责,该网络武器不仅可反向探知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的直接攻击源,还可顺藤摸瓜,直捣将直接攻击源计算机作为“跳板”加以操控的“后台”计算机。

世界许多国家之所以争先恐后研制网络进攻武器,建立“虚拟武器库”,是因为与传统作战武器相比,网络进攻武器成本低,带来的杀伤力和威慑力却不比战斗机、轰炸机、坦克差,甚至更胜一筹。且网络武器使用方式隐蔽,不易被发现攻击源头,能隐蔽攻击者身份,平时和战时均可使用。因此,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未来战争中,网络武器将成为信息战的首选。

我国一直坚守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如果将其用于网络战领域,就是在实施网络防御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武器,反击网络进攻之敌。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竭力发展网络进攻能力的新形势下,我们也要铸造锋利的网络之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网络疆土不受侵犯。翻开中国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长城,虽然这是一块强大的防御之盾,但还是不能阻止匈奴的骚扰。于是,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击败匈奴,才保护了自己的疆土不再被侵犯,这就是进攻之矛的魅力。进攻与防御是矛盾的统一,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以史为鉴,我们应建立坚不可摧的网络之盾,更要亮出尖利的网络之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