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濠江,习近平与澳门的三个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作者:岳小乔责任编辑:杨凡凡
2019-12-19 18:49

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习近平一直心系澳门发展,自澳门回归以来,习近平曾数次到访澳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示中央对澳门繁荣稳定的重视以及对澳门发展的肯定。“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这些年习近平留下了许多与澳门的故事,情深意长。

“一封特殊的来信”

2019年5月,习近平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

这封信出自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小朋友们之手。信封和信纸上都是孩子们画的彩笔画。

在信里,孩子们自豪地给习爷爷讲起学校的故事,特别是老校长杜岚老奶奶,冒着生命危险,在1949年10月1日,带领学校师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祖国就像妈妈一样”,“祖国母亲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孩子们讲述着对“祖国母亲”含义的理解,表达着长大后把祖国和澳门建设得更美好的决心。

习近平很快给小朋友们回信,称赞他们“画的彩笔画很好,说的话也很真诚”。

习近平说:“我经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达的游子对回到母亲怀抱的渴望十分感人。”他勉励小朋友们“传承好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健康成长,长大后为建设澳门、振兴中华多作贡献”。

一堂文化“公开课”

2014年12月20号下午,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郑裕彤书院。几十个师生正在教室里讨论“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习主席。

“我先听听大家的讨论,然后谈谈对你们学习体会的体会。”习近平的开场白令学生们感到轻松亲切。在听了学生们的发言后,习近平给大家上了一堂中华文化“公开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讲话中,习主席提到了几本书,聊斋和鲁迅的杂文,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他强调,读这些书,开卷有益。这个过程中,要学习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正能量。“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

习近平说,中华文化中,很核心重要的一条是爱国。“我们正从事着一项很伟大的事业,‘一国两制’。”“‘一国两制’事业是前无古人的,还在继续深化发展。这个任务将历史性地落到澳门青年人肩上。”“希望你们发扬担当精神,去创造新的历史!”

一份带给“老梁”的纪念品

2014年,澳门回归祖国15年之际,习近平来到祖国南海之滨的澳门考察访问。

12月19日,在看望了从事文员工作的居民谭玉娥一家后,习近平又走进码头工人梁志华的家。他同主人谈家庭情况,谈工作学习,谈梦想前景,称赞他们是和和美美的三口之家。

当得知梁志华从广东台山来澳门工作定居,习近平说,随着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往来两地会越来越方便。

“老梁,给你带了一份纪念品”,习近平指着一套景德镇产的花瓶和餐具说。一句“老梁”,喊出了领袖对人民的真情,喊出了祖国同澳门的血脉亲情。

“虽然我在他们家里坐的时间不长,但仿佛在澳门推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澳门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画面。”习近平在当天欢迎晚宴上的致辞中说道。

习近平指出,15年来,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巨大成就。这些进步和成就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澳门同胞完全能够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指引下,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习近平表示,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实践不会一帆风顺。他强调,我们既要从澳门发展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中坚定信心、增添力量,又要清醒看到澳门内外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善于统筹谋划、群策群力、乘势而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