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军地携手解决军人子女入学难题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乔振友 杨银满 孙健 等责任编辑:李丹妮
2018-07-02 00:01

山东省德州市——

军娃跨省上学受优待

■张光勇 本报特约通讯员 于 斌

刚刚转隶交流到驻河北省空军某场站的杜宪刚和妻子忧心忡忡:眼瞅这个学期快结束了,9岁女儿转学的事情怎么办?“没想到,山东省德州市军人子女转学手续办得这么快、效率这么高。”递交转学申请没多久,杜宪刚就收到通知:女儿将到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就读。夫妻俩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而且女儿能到德州市重点小学就读,更让他们喜出望外。

场站孩子上学是长期困扰官兵的“老大难”问题。原来,该场站驻守在河北、山东两省交界处,虽然隶属河北省衡水市,却距离衡水市区70公里,到临近的山东省德州市只有20公里。去衡水市上学,虽然教学质量较好,但路途较远,接送孩子极为不便;到德州市上学,需要跨省协调,难度太大。

2015年初,场站领导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德州军分区,军分区领导回答:“作为联系军地的纽带,为官兵解决后顾之忧,军分区责无旁贷。”这让场站官兵吃了“定心丸”。了解情况后,德州军分区立即协调德州市双拥部门和教育部门,为场站孩子入学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每名孩子都能到优质学校就读。

“军人保家卫国不分平时与战时、前方和后方,拥军也不能分本市与外市。只要是军娃,我们一律优待上学。”德州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军地共同努力下,场站的孩子享受到“特殊照顾、优先择校、减免费用”的待遇。为免除场站官兵往返奔波、疲于接送的烦恼,德州市还专门协调市公交公司,开通从场站直达德州市区的拥军专线,保证孩子们快快乐乐出营门,安安全全进校门。

对外省驻军的孩子一视同仁,对临时来德州市上学的军娃也“开绿灯”。山东省军区保障局原助理员周永瑞的妻子是德州人,两人结婚一段时间后,妻子和女儿就办理随军手续,来到济南市生活。去年初,妻子回到德州市照顾生病的老父亲,女儿上学成为问题。继续在济南市上学,周永瑞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回德州市上学,孩子的身份已是“外来户”,进好学校的希望渺茫。思虑再三,周永瑞找有关部门和德州市德城区教育局反映情况。德城区教育局立即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给周永瑞的女儿办理转学手续,安排在德州市最好的实验小学上学。

德州市不仅给现役官兵子女特殊优待,对转业待安置和退役军人的孩子也一视同仁。刘潮华原是陆军某旅一名营长,去年初确定转业后,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去年8月,情况反映到军分区,没几天,刘潮华的孩子就接到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的入学通知。

与刘潮华不同的是,老闫是一位离开部队多年的老兵,回想起自己外孙女的上学过程仍然感慨万千:“女儿和丈夫离婚后,独自一个人带着外孙女生活,又不幸得了癌症,日子过得很辛苦。外孙女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家人却根本无暇顾及。这时有人提醒我,虽然脱下了军装,可部队还是你的娘家,可以找部队说说话。于是,我来到德州军分区反映情况,没想到军分区立即协调,把孩子安排到德城区最好的学校。手续办妥后,我第一时间跑到医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女儿。”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德州市先后为60余名非驻军官兵、复转军人子女办理入学入托手续,用实际行动温暖了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的心。

德州市是教育强市,中考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大。这种情况下,德州市坚持一方面为军娃入学“开绿灯”,另一方面为他们升学“助好力”。2015年7月,德州市出台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明确规定军人、烈士及因公牺牲和病故的军人子女参加中考,一律享受至少加20分的优惠政策,需要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以任选学校。任少军是德州市陵城区人武部副部长,女儿任睿哲不仅品学兼优,而且多才多艺。去年中考,任睿哲基础分和优待分加在一起,处在全市前列,顺利考入德州一中重点班学习。任少军激动地告诉记者:“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孩子实现愿望。作为一名军人,感到无上荣光。我一定安心本职,扎实工作,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州市协调市公交公司,开通从空军某场站直达德州市区的拥军专线,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出营门,安安全全进校门。于 斌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