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训练阶段,参训学生来到陆航部队观摩武器装备。高华玉 摄
实行错峰训练,整合训练资源,开展基地轮训
破解承训力量不足的路径在哪里?
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接受军训的大、中学生2000余万人次,但由于承训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军训工作质量的提升。
以黑龙江省为例。目前该省的学生军事训练全部由现役部队承担。然而,由于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和驻地现役部队精简整编,产生了教员供需矛盾,再加上学校都集中在部队野外驻训的8、9月份安排学生军训,使得用人矛盾突出。
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省有80所高校和664所高中,平均每年要训练50万学生,仅以1∶80展开,就需要教官6000多人次,这显然是以战备训练为主要任务的现役部队难以承受的。
为破解学生军训中存在的矛盾问题,2016年,军委国防动员部研究制定《部队承担学生军训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承训人员管理责任、派遣程序、选拔标准、岗前培训等一系列措施,理顺工作关系,落实军地职责,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军训工作秩序。
本届训练营有来自全国各地31个代表队的248名学生参加,组办方在承训力量的选拔上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为了圆满完成海上军训任务,大连舰艇学院和戚继光舰先期遴选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海军官兵担任各代表队班长,并对军训相关知识进行培训。而后,将31个代表队进行编组,安排学生按照军舰上的时间表作息。
此次训练营只是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为解决承训力量不足的矛盾,有的省份已经实行错峰军训,分期分批训练大大缓解了部队的承训压力。更让人欣喜的是,还有的省份积极整合承训力量资源,探索预备役训练骨干、国防生、退役大学生士兵承担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任务的新途径。
“基地轮训也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关键是搞好顶层设计。”全军学生军训办公室领导介绍说。目前各省可以着眼学生军训基地化训练的发展方向,根据学校布局情况,按照统筹规划、集约高效、资源共享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训练基地的场地和承训力量资源,改建扩建新建学生军训基地,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基地轮训,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承训力量不足的矛盾,也可以提高学生军训质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