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分析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价值
一说“肿瘤”人们就“谈虎色变”,认为只要肿瘤标志物结果偏高,就是得了癌症。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肿瘤标志物对于癌症患者的疗效监测和预后观察,确有其重要的作用。但对于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却是有限的,医生也不可能仅靠一个数值来确诊。除考虑测定值水平、观察动态变化外,还要结合B超、CT、MRI等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减少诊断上的失误。干扰肿瘤标志物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有生理的原因,也不排除良性疾病的干扰,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妊娠期、吸烟、肥胖等。如果确有某项数值持续偏高,应该排除影响因素,定期复查。
B超主要检查什么
腹部B超主要检查肝、胆、胰、脾、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器官。可以根据脏器的大小形状、位置变化观察有无异常。如果发现结石、息肉、囊肿,可根据大小决定定期复查或手术。我们在为官兵体检中发现,脂肪肝比较普遍。不要小看脂肪肝,这属于代谢障碍性疾病。如不加注意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以致肝硬化,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颈部B超是观察颈动脉是否硬化,有无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大小、多少、软硬性质、有无管腔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已经公认为是判断早期动脉硬化程度最可靠的指标。
妇科B超是通过检查子宫、卵巢的大小、位置、发育状况、有无子宫肌瘤和肿瘤、盆腔有无积液、附件有无囊肿。检查乳房是否有小叶增生、纤维瘤、囊性肿块、结节、钙化斑等。
哪些心电图中的描述属生理现象
体检报告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描述,ST段下移、ST-T波及T波改变、左室高电压、不完全性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导致此类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多,应综合分析。如常见的T波改变,心肌缺血和冠心病可引起T波改变,但内分泌失调、长期睡眠不足、思虑过多、压力过大也可致T波改变,不能一概认为是心脏本身的问题。有些属于生理现象,也应结合检查当时的状态,如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
如何选择胸部CT和胸部X线检查
体检时许多人会在到底是拍胸部X线还是做CT的问题上纠结不清,其实两项检查对于出现的钙化灶、纹理增粗、斑片索条状模糊影等一些情况,都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但肿瘤早期,因瘤体过小,X线的诊断精确度相对CT较弱,所以,体检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