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白洋淀与神臂弓:北宋军队的以步制骑

来源:第一军情责任编辑:王俊
2017-04-12 10:54

1、“三关”与地道。

由于“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使得人们对于“三关”并不陌生。其实,早在杨延昭出任“三关大帅”之前,瓦桥(雄县)、益津(霸州)、淤口(永清)等关隘就已经存在了。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大举北伐,只用了四十天的工夫,“兵不血刃”收复了三关。然到北宋几次“北伐”无果之后,“三关”便成为北宋的边防要地。他们沿着宋辽界河南岸一字排开,互为犄角,成为高阳关路(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的前哨。

雄县地区的宋代地道。

然而,稍有军事眼光的人都很清楚,这是一条非常脆弱的防线。“三关”地处前沿,又无险可守,很容易遭到围攻或迂回攻击。为了增强其防御稳定性,宋军在加固城防的同时,又把工事延伸到地下,并将其彼此相连,最终形成一道平战结合、攻防兼备的地下防御工程。今天,这些地道遗址已经被发掘整理并对外开放。这就使得我们能够以一个游客的眼光,一睹这条“地下长城”的真容:多数的入口都设在地窖、水井、沟渠甚至坟墓内并进行了巧妙的伪装。地道内部很矮很窄,仅容一人而过,需要弯腰低头才能前进,沿途处处迂回弯折。除了藏兵洞、蓄水池这些战斗与生活设施外,还有迷魂洞、咽喉卡等设施,真的是易守难攻!其实战效果,诚如明代《霸州志》所云,“引马洞: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焉。”

白洋淀本为天然形成。

2、白洋淀与塘泊

虽然已经拥了有一道从地上到地下的立体防御工事,宋朝戍边将士仍不放心,又设法为“三关”增加一条“护城河”。就这样,之后在抗日战争期间闻名中外的“白洋淀”诞生了。严格来说,白洋淀本为天然形成。远古时代,当海河、滦河等水系冲出太行山、燕山之后,在山前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冲积扇群。扇与扇之间,出现了许多积水洼地和湖成平原。这些洼地和湖泊成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从雄州向东,一直蔓延到沿海洼地等。

最早提出利用白洋淀形成天然“水障”的人是何承矩。他认识到,若能利用东北部边境地势洼低的特点,把一些河流与淀泊连接起来,“以水泉而作固,建为陂塘,亘连沧海”,则既能灌溉屯田水稻以充军需,又可限制契丹骑兵以拒敌。为了勘察水势,何承矩每天与部下在湖泽中驾船饮酒观赏蓼花却暗中将淀中塘泊之势画以为图,传到京师。不久,这个“自此始壅诸淀,以御辽兵”的建议被宋太宗所采纳。他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征调河北诸州一万八千人沿雄州、鄚州、坝州及平戎军(文安),破虏军(霸州信),顺安军(安新)一带的边境修筑堤埝六百余里,设塞屯兵、开塘汩蓄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之后,最终构成一条完整的自“边吴淀至泥沽海口,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舟行,浅不可徒涉”的塘泊防线。

何承矩所打造的塘泊防线还曾给蒙古骑兵制造了不少麻烦。

当初,在展望这道“水上长城”前景的时候,何承矩曾乐观地言之“纵有敌骑,何懼奔突”。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条防线竟然在辽帝国崩溃多年之后仍能发挥作用。金末元初,南下中原的蒙古大兵在这里就曾发出“惟燕南雄、霸数州及三关旧地,塘泺深阻兵不能入”之感叹。

宋太祖赵匡胤下令河北军民广植榆柳以成“榆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