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总书记重视官德对我们有何警示?
——由《官德》引出的领导干部为官话题
■沈 磊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
“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
习近平同志在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修身立德,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并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官德。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警示?
在官德缺失不是“新闻”的今天,呼唤为官者要守官德,有官德,是广大民众所盼,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针对那些与我们这个时代不相符的权力关不进制度的笼子里、执法不严、办案不公、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贪污腐败、革命意志衰退等问题,让我们跟随解放军报社长征出版社重点策划的《官德》这本诗集,以古为镜,从过往无数注重道德修养的优秀官员身上学习他们的崇高品德,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也告诫我们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如:
《包拯》
铁面包拯实良相,青天孝子壮吕梁;
惩贪除恶民心顺,施善行仁国运昌;
公正利剑护法典,廉政金戈卫纲常;
浩气凌云垂宇宙,忠心贯日放光芒。
诗歌真实再现了家喻户晓的“铁面包公”包拯身上浓缩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大孝动天,真情感人;主张改革,除弊鼎新;清心明镜,铁面无私。尤其是把他执法如山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刚直不阿,处理冤案,镇腐除恶,无私无畏,替百姓申不平,为国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