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泄密!情报获取80%来自公开信息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西成责任编辑:王俊
2017-03-05 06:52

【两会讲武堂】

情报获取80%来自公开信息,驴友拍照上传要当心!

■张西成

张华爱好户外运动,摄影包、GPS定位仪是他的随行标配。一次,他赴某地探险,在山间岔道迷了路,最后在一座仓库附近找对了方向。兴奋之余,他用手机拍了数张照片,正准备将地理位置、照片和说明上传网上,为后来者指示方向。这时,一名士兵阻止了他。原来,这座仓库是一处军事重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消息,上传图片和影像,与他人分享信息。然而,信息共享也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可能将涉军涉密内容透露出去。有专家统计,现在人们获取情报的渠道,有80%左右来源于公开信息,而这其中又有一半来自互联网。

下面两则旧事,虽然不是发生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但对于我们仍不失镜鉴作用。

1942年8月,美日太平洋海战中,美军准备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瓜岛),但苦于缺乏有关的军用地图资料,他们找到了过去记者拍摄的七张瓜岛风景照片,美军即根据这些风景照片分析地形和敌情,分辨出日军一个野战机场的位置。这七张风景照片为美军成功登陆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军最后以较小的代价,歼灭日军五万人,取得瓜岛战役的巨大胜利。

1983年10月,原定开往地中海的美国第六舰队,突然接到转向格林纳达执行登陆作战任务的命令。由于事先毫无准备,美军舰队只能复制一些格林纳达的旧地图。但这些地图既不能帮助陆战队找到进攻的道路,也无法帮助舰炮判定目标方位。这时,一位指挥员想到:格林纳达是旅游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当地居民向旅客出售的导游图,已经十分清晰和详细,足以充当作战导游图了。于是,他们把这些导游图收集起来,复制下发部队。美海军陆战队就是靠这些导游图,顺利完成了作战任务。

一张风景照、一幅导游图、一个通信地址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信息,想不到却在战争中发挥了特殊效力,这也验证了若米尼的一句名言:“至少有一千种因素与战争直接相关。”格林纳达人为了发展自己的旅游业而制作的精美旅游图,却成了引狼入室的向导,这恐怕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我们国家由大向强迈进,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然而,我们的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近年来,敌对分子对我军事机密的窥探、窃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并且花样不断翻新,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我们的安全保密工作必须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据报道,某部营区与商铺相邻,官兵常到商铺买东西,有的商贩甚至能通过售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判断出部队执行任务的性质和时间。还有,这些年因南海局势紧张,网络上疯传了许多我军现役装备车辆和演习场景,特别是在部队机动通过的路上,不少军事发烧友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并发到网上,引起众人围观。这些图片、视频,敌特分子看到想必“欣喜若狂”,我们的损失可能无法估量。

“兵者机事也。机事不密,则害成。”传播精彩,谨防泄密。面对潜藏在信息之中的“潘多拉魔盒”,平时多一些保密意识、多一分防范责任,战时就会少一些损失、多一分打赢把握。在信息化时代,严守用网保密规定,应成为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策划: 邓佑标 黄昆仑 高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