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岗位辞职,他“跳槽”至防化学院——
追求挑战勇“跨界”
■杜 健 郑凯文
主人公说
“遇到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应该放手一试。”
2006年,高卓34岁。这一年,他的人生来了个360度大转弯——
在此之前,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学校教学科研骨干,并拥有自己的教研团队。
在此之后,他辞去地方院校工作,参加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成为防化学院基础部物理教研室的一名文职人员。
这一年,不仅对于高卓,对于这支新生的文职人员队伍同样意义非凡。当时,是全军实行文职人员统一招聘的第一年,对于到军校任教究竟意味着什么、文职人员未来将如何发展,谁也说不清楚。然而,正值事业蒸蒸日上的高卓,为什么从地方“跨界”到部队,甘愿投身文职方阵重新开始?
“可能,七十年代的人对军队有一种天生的向往。想到能在军校中培养共和国未来的军官,为国防事业作贡献,我就暗暗作出了这个决定。”高卓的回答显得云淡风轻,“人生当充满挑战,特别是遇到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应该放手一试。”
踏入军营,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清静优美的校园环境,严肃规范的营院秩序,还有唱着军歌、吼着口号行进在校园里的学员,都给高卓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这里!”
当然,除了新奇,这个绿色军营给予他的还有无微不至的关心。
刚到军校教书,高卓也免不了经历一段“水土不服”——在地方高校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在这里行不通。一开始,高卓闷着头自顾自地查找原因,但很快发现,同事们比他更上心,抢着给他提意见、想对策、做设计。那段时间,他白天扎进教学组和同事们交流经验,分享授课心得;晚上与战友们挑灯夜战,查摆课件中的疏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他制作的物理学多媒体课件和3D短视频,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并被评为学院精品课件。
更让他感到温暖的是,当时,招聘计划并没有副教授岗位,高卓只能被聘为讲师。以为只能从零起步的高卓没有想到,学院在对他进行教学能力测评的基础上,极力与上级沟通协调,使他成功获评副教授。
和谐的环境、融洽的氛围让高卓浑身充满干劲。他时刻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保持自身的知识更新,并把相关内容引入教学中。在学院的支持下,他针对少部分学有余力的学员试点开设“大学物理创新实验”项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任教十余年来,高卓先后获得全军先进文职人员、军队院校育才银奖等荣誉,荣立三等功一次。
“如果让你回到2006年,你还会选择当一名文职人员吗?”面对笔者的提问,高卓的眼神中透着坚定:“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