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代,猛龙歼10是这样诞生的

来源:“看航空”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王俊
2017-02-27 05:43

梦开始的地方

如同火焰起于闪电,歼10的降生起源于一个建议。

1981年年底,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开始搞新一代歼击机,预计初期投资在5亿元。邓小平同志批示:“新歼项目较为重要,前期投资5亿左右,目前花钱也不多,拟同意。”我国的自制三代机就此拉开序幕。

1984年6月新歼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对于新歼的性能,空军专家提出了很高的期待和要求:不仅要能够尽快的装备部队,更要在性能水平上媲美F-16和米格-29;既要突出中低空跨声速格斗性能,还要兼顾高空高速截击性能;要具备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较大的航程、较为先进的航电,还要兼顾对地打击能力。

宋文骢

这样高的要求显示了我国对防空力量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给歼10的研发团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毕竟这是我国首次涉足第三代战机的自主研发。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歼7C飞机及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和团队果断承担了这一任务。他在会议现场做了方案汇报,并和在场的空军专家商定了新歼的重要指标,审查确定了新歼的初步设计。

1986年1月,邓小平同志对新歼研制做了批示:“我认为建议很重要,近期花钱也不多,拟可同意。”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批准新歼研制,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代号“十号工程”。自此,歼10正式上马。 1990年2月,李鹏同志听取林宗棠部长关于新机的研制汇报。下面这张出自《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图文集中的照片里,一架歼8II型原型机模型旁的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模型,被认为是歼10最早的构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