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 | 兄弟三人写给父亲的信: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来源:国防在线客户端作者:廖毅文、廖晓文、廖伟文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8-04-02 17:26

父爱无言——清明时节忆父亲

廖晓文

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其时中秋将近,急忙动身前去北京探望,坐上奔驰的列车,看着车窗外掠过的白云,不禁黯然神伤,思绪万千。

父亲到大哥家已整整五年了,严重的慢阻肺病一直折磨着坚强豁达的父亲,几次想去看望,都没有成行,心中十分愧疚,只有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年迈的父亲能挺过这一关。赶到301医院危重病房,眼前的一幕让我的心揪成一团,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口鼻和全身插满管子,我走到跟前,父亲突然睁开双眼,望着我抖动双手,我连忙握住他的手,在他耳边哽咽地说:"爸,我来看您来了……"话音未落, 他紧紧抓住我的手,一行泪水从父亲红肿的眼角流了下来。中秋之夜,我守坐在静谧的病房,父子相对无言,只有通过呼吸机的声音来感受父亲微弱的呼吸和心跳。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生沉默寡言,我们有什么心事,都喜欢和母亲倾诉,父亲偶尔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很少与我们交流,但他总是用行动关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时刻感受到浓浓的父爱。此时此刻,我多么想和他诉说父母一生的艰辛与不易,一起回忆让父亲颇感欣慰的历历往事,在他弥留之际,感受到我们对他无尽的牵挂与不舍,父亲戴着呼吸机,已无法言语,扭过头来,静静地望着我,忽然间,五味杂陈,悲从心来。

父亲病情不断恶化,母亲闻讯瘫倒在床上,兄弟仨人来到父亲身边,由大哥向他交待后事,当听大哥说到,我们一定努力工作,照顾好母亲,关爱他的孙子孙女,好好生活,让他不要牵挂时,病重的父亲,已不能言语,睁大双眼,用尽全身的力气,使劲的点头。此时,我们早已是眼泪纵横,泣不成声。

2017年10月13号,星期五。下午六时许,我刚从医院回来照顾母亲,接到三弟电话,正在接受中医治疗的父亲已经停止了心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走完了他83年的人生旅程。敬爱的父亲,原谅我的不孝,在您病重期间,我没能在你床前伺候,临终前又不在您身边,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您突然驾鹤西去,让儿子情以何堪!

父亲一生为人低调,从不给组织和他人找麻烦,按照他老人家生前的遗愿,我们没有通知父亲生前的朋友和同事,也没有通知外地的亲友,仅仅邀请了在京的亲友来为父亲送最后一程。回老家安葬完父亲,回到父亲生活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老屋,透过院门栅栏,我又仿佛看见父亲慈祥的面容和忙碌的身影。院内父亲最喜欢的君子兰莫名地枯萎了。走进父亲的书房,翻开他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凝视像册中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如烟的往事,像剪不断的云彩一样涌上心头。

父亲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农民世家,兄弟五人,还有一个长期患病的姐姐,爷爷看他自幼聪慧过人,在他十二岁那年,送他去读了两年私塾,由于家庭拮据,中途退学,帮兄嫂走村串巷卖米粑维持生计。有一年的寒冬腊月,幼小瘦弱的父亲穿着草鞋挑着担子,在回家的路上,被恶狗咬伤,至今在小腿上留下了一块碗口大的疤痕。贫穷与艰辛的生活磨练,培养了父亲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每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意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述说这段少年往事,可谓用心良苦。

父亲生性坚韧耿直,嫉恶如仇,参加工作几十年,官场颇不得志,先是在公安部门工作,曾获得全省公安系统"五一劳动奖章"。不管在哪个岗位,父亲总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记得上初中时,一位英语老师托我让父亲给下属木材厂打个招呼,以优惠价格购点木材,当我第一次鼓足勇气求他帮忙时,从不轻易发脾气的父亲火了,冲我吼了起来:"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开后门的事后不许再提了!"可是,没多久,我从母亲口中得知,他帮一个老乡打招呼买了一车木材,我终于找到了"把柄",怒气冲冲去找到他办公室质问,父亲和他的同事们都笑了起来。父亲单位同事告诉我,父亲那位老乡家的屋顶被风吹垮了,进城向父亲求援,他瞒着母亲向单位打了借条,让木材厂送去木材,以解燃眉之急。后来,父亲的那位老乡一直没有来结账,竟然说以父亲的身份,木材肯定是免费的。为此,母亲和父亲大吵了一架,父亲像做错事的孩子,躲在一边抽着烟,一言不发。事隔多年,母亲每当提起此事,仍愤愤不平,父亲总是淡然一笑。

改革开放初期,是我们兄弟仨人面临求学和择业的关健时期,母亲曾多次劝父亲为我们跑跑关系,父亲总是说,"我出来参加工作,没有找老人的麻烦,他们也一样,以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在父亲的鼓励下,大哥参军报国,到了部队、提了干。几年后,我通过全省统考,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唯独三弟的工作没有着落,作成了全家的"老大难"。那段时期,母亲得知父亲原来的老同事刚升任市委书记,要父亲出面找他解决三弟的工作问题,父亲被逼无奈,试着托人带了个口信,当得知那位老同事去省里开会不在家时,竟如释重负,暗自庆幸。三弟电大毕业后,一气之下,去外地当了临时工,后参军入伍上了军校。多年以后,母亲看到别人的孩子都通过关系,有权有势,春风得意,总是耿耿于怀,说父亲对不起我们,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但每次听到父亲的同事和朋友,畅谈和父亲一起工作和生活欢乐与艰辛,称赞父亲是一个好人的时候,我对父亲的敬意油然而生。

父亲退休后,本该可以过一下清闲的日子,尽享天伦之乐,但母亲身体不好,我女儿刚满一岁,沉重的家庭负担又一次压到了父亲的肩上,买菜做饭,照顾孩子,几乎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尽管家务繁忙,父亲仍然放不下他在部队的两个儿子,闲暇之余,用他擅长的毛笔给他们写信,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安心服役,注意身体,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等等,写好之后,总是要反复看上几遍,然后,不管刮风下雨,骑上自行车邮寄出去,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感受到他深深的牵挂与思念。

多年的积劳成疾,加上吸烟,父亲患上了严重的哮喘,身体已不堪重负。有一次,我从外地学习回来,父亲躺在医院已经几天了,我不禁埋怨他为什么不和我打个电话,父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微笑着说:"你工作忙,不影响你,有你妈招呼就行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生劳累为儿女,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病重也不想给儿女增添麻烦,现在想起来,忍不住心疼不已。父亲出院后,病情一直没有大的好转,三天两头靠到附近诊所输液和吸氧唯持正常生活,这时我才真正感到刚强稳健的父亲真的老了。

春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有一年的除夕,父亲心情十分高兴,病也好似一下子减轻了不少。他戴上口罩,拖着病体,执意要为他时刻牵挂的儿孙们做一道他最拿手的生滑财鱼片,看着我们一家人围坐桌旁,举杯庆贺其乐融融,天南地北海阔天空时,父亲摘下围裙,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心中崇高、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走了,虽然没有留下更多供儿孙享乐的物质财富,但却留下了"正直无私、严于律已、勤俭持家、从善如流"的宝贵家风,足够让他的儿孙们享用一生、铭记一生。 清明时节,府河两岸春风拂面,绿荫成行,清澈见底的河水,载着父亲的嘱托和我们的思念缓缓向前流淌。亲爱的父亲,我们到您的墓地来看您了!您是不是还在凝望故乡的一草一木?是不是还在眷恋曾经工作过的那一片热土?是不是还在牵挂您至爱的亲人?您在天堂还好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