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时节,北方的天气渐渐变暖,褪去臃肿的棉衣后,整个人也显得像春天一样灵气了几分。脚下从上学起不知走过多少遍的路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也松软起来,道路两旁无不充满着春的味道。
四年前,盛夏的骄阳烘烤着关中大地,空气中充满了燥热,嘈杂的知了声此起彼伏,“爸,我考上军校了!”从学校刚拿回通知书的我一见到他就迫不及待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核桃树下拖着病躯的父亲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眼含泪水激动的说:“好!好!好!没想到村子里的第一个军校大学生出自咱家,以后你就是国家的人了,要对得起党和人民。”我之所以选择军校,这和父亲钟爱军装是密不可分的。

小时候,父亲是我的依靠
打我记事起看到父亲的第一张照片就是父亲穿着一身整洁的军装搂着手持“手枪”的哥哥,当时由于技术的原因,照相馆的师傅后期处理不太好,照片有三分之一是模糊不清的,但父亲却百看不厌,每隔一段时间都让母亲将相框擦亮。快懂事的时候,父亲时常对我讲一些关于军队的经典战例,他说:“我们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和国家让穷人当家作主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三年级一个快放学的下午,老师高兴的对我们说爱心单位为我们村捐助了一批衣服,每个人可以领取一件回家,当时我领到一件崭新的常服短袖,父亲第二天就穿上它去干活,直夸军装好看,他说:“穿上军装干活都有劲!”一直到我高三毕业父亲还穿着它。
渐渐的长大了,和我同龄的小伙伴中小学毕业后都外出打工了,父亲一直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上大学,穿军装,报国保家乡……”
离家的日子最终还是来了,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对军校里的生活充满着期待与挑战,而对于父亲来说仿佛是一场生死告别,临行前他眼里含着泪水一遍遍的看着我,用他那干瘦又粗糙的大手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叮嘱我在部队要服从命令,苦练本领。车发动了,父亲颤巍巍的站起身使劲的向我招手,车离家越来越远,他却越来越小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新训一个月后的周末我们被告知可以给家里打电话了,父亲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像个小孩子一样泣不成声,我原本准备好的各种牢骚荡然无存,反倒安慰父亲,给他讲军校里的各种好,那一次通话是我从小到大以来和父亲通话最长的一次,也是父亲对我评价最高的一次,他说:“你不仅是咱家的骄傲,也是咱们村的骄傲,现在你爸我也是这片的名人了!”听筒里传出了父亲生病后最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