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 | 兄弟三人写给父亲的信: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来源:国防在线客户端作者:廖毅文、廖晓文、廖伟文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8-04-02 17:26

一名军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父爱如山 深沉雄峻

廖毅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间,父亲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临近了。当大地回春、万木吐翠、生机盎然的时候,我再也看不到挚爱的父亲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挥抹不去。揪心的痛楚,刻骨的思念,止不住的泪水在无声地流淌。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妹6人,从小就在拮据的生活环境中挣扎。但艰辛的日子却打磨出父亲正直坚毅的秉性。虽然这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许多坎坷和磨难,传承给我的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做人本色。

记得入伍前的那个冬天,看着身着军装的我,儒雅清俊的父亲脸上绽开久违的笑容,叮嘱我去部队后,要志向远大、自强不息、建功立业。他说:“你马上就要离开家乡了,我带你出去走走吧!”他是想让街坊四邻知道,他的儿子参军了。在他的心中,这是一种无上的荣光。因为他觉得只有军人,才是最值得尊崇的职业。那一刻,我从他慈祥闪亮的目光中,看到了欣慰与厚望。我相信,父亲是为我替他实现未了的理想与心愿而高兴。许多年过去了,父亲的那道目光还刻在我心底,不断激励着我在时代大潮中做一名赶路者。

父亲母亲和作者在钓鱼台的合影。

虽然我离开家了,但父亲对我的牵挂从未中断。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千里之外打长途电话是一件很难的事,不像现在手机、QQ、微信等通信工具形式多样,联系方便快捷,但我经常能接到父亲从家乡辗转打来的电话,他十分牵挂我的工作与生活,千方百计打电话与我交流,鼓励我在部队好好干。父亲给我打一次电话,要在邮电所排很长的队,好不容易排上又因信号不好,扯着嗓子还听不清楚,直到我一位同学家安装了直拨电话,才结束了这种通话历史。为了给我打电话,年老体弱的父亲,通常要走很远的路,不论寒冬酷暑,白天黑夜,只有听到我的声音,他的心才能踏实安宁。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路面上泥水和冰碴混合在一起,又湿又滑,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我工作不顺心的消息,深一脚浅一脚地披着月光到同学家,打电话鼓励我调整好自己,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同学的妻子看到我父亲一双鞋被雪水洇湿了,深受感动,连忙找来烤火炉,把他的鞋袜烘干后才让他离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