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版社和一套丛书的60年

来源:文汇报作者:于颖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0-24 10:51

“修行在个人”

文汇报:一支专业编辑队伍的养成,是出版社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由于现实等各种原因,现在的人才培养肯定没有以前从容,作为一名老编辑又是社领导,您怎么看人才的问题?

高克勤:古籍出版社在出书的同时,也一直出人才。这套《丛书》中有二十多种就是由我社的编辑参与整理的。李俊老曾经戏称古籍社是“人才内阁”,认为出版社办个大学中文系绰绰有余。十年动乱后,编辑人才也开始青黄不接,于是,1977级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招了一些进来,等到1981年有研究生了,又招进来一批,他们日后都成为了出版社的栋梁。

像1981年进社的原副总编辑李梦生先生,杭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对古典文学、戏曲都很有研究,还做了《全元诗》的副主编,现在是国内元明文学,尤其是文学文献方面的领军人物。《丛书》中有两种是他整理的。原总编辑赵昌平先生是“文革”前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文革”后师从华东师大施蛰存先生读研究生,1982年进出版社工作,目前也是中国唐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师生俩也都是《丛书》的作者。

古籍整理的稿子专业性特别强,涉及的内容,有的可能是编辑读硕士、博士期间的研究领域,这部分自然很熟悉;但有的完全是全新领域,这就要求编辑跟着作者考证的思路一起考证,最终达到和作者对话,甚至能发现错误予以纠正的程度。编辑史良昭老师是社里公认的相当博学的人,他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拿到稿子的时候,我对这个领域不太了解,等审完稿的时候,基本上就相当熟悉了。”史老师1982年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虽退休了,还在为社审稿,他自己著书不多,却做了《丛书》里好多书的责任编辑。有些稿子来的时候,几无头绪,经过他的妙手整理后,就成了一本非常完备的集子。在做《文徵明集》责编的过程中,他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光审稿意见就有上万字。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里,这套书出得非常困难,毕竟印量少,一本书也就印千把套,但投入大、稿费低。这一二十年来,国家投入了不少资源,特别是对古籍整理的资助。出版经费有保证了,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在于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学者动力不足。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都是成名的老师在做,比如谢思炜、杨明等,他们没有压力,喜欢做这个,或者退休了再来做。现在这套书的困难是,找不到合适的作者:没成名的老师,还要等上一等;看得上的老师,可能暂时没时间。这套书里有很多是编辑参与的,一方面是我们的编辑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也真的是一时找不到合适作者。

现在的编辑比我们那时候忙。以前一个编辑一年发稿60万字,现在要完成300万字的审稿量,这是基本要求,加上出版进度的加快,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老实说,我刚入门的时候,编辑做多做少几乎一个样,现在做多做少肯定不一样了,做好做坏就更不一样了。再加上年轻编辑的生存压力大,要想真正沉下心来做事情,很难。当然,出版社还是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的,除了对编辑提供必要的培训外,也不会完全拿经济指标来压他们,而且,凡是从事国家项目的编辑,在考核方面都会予以倾斜,保证《丛书》的质量。

我自己感觉,要做古籍整理工作,天分和勤奋都要有。当然,勤奋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你看,李学颖老师就是一个例子,近50岁才入行,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一个人有没有悟性,主要还是靠自己。

(《文汇报》2016年10月21日 08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