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版社和一套丛书的60年

来源:文汇报作者:于颖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0-24 10:51

古籍整理没有终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首任社长李俊民先生晚年留影

文汇报:在首届向全国推荐的91种优秀古籍整理图书中,《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是收录量最大的一套丛书,可以说是古典文学领域的典范之作。就它取得的成功,您有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高克勤:“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丛书》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也就是说,对那些在中国古典文学上有影响的书,前人没有整理的,我们要整理,前人有整理的,我们要整理得更好,要代表当代最高水平。这套书里有很多在学术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比如《司马相如集校注》《扬雄集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等等。而像《陆机集校笺》《陶渊明集校笺注》这些别人做过的书,我们力求后出转精。

《丛书》发现、培养了作者,也推动了学术的热点。举个例子,王梵志作为一个民间诗人,作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列入正统文学,被视为“下里巴人”的“俗文学”。项楚老师的《王梵志诗集校注》一出来,立马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兴趣。

为了做好这套书,出版社除了要知道哪些学者在做哪些事情外,还要有耐心,要善于等待。杨明老师的《陆机集校笺》今年刚出,而我们从约稿到等他做完,就有30年之久。

你也知道,现在的高校以搞学术研究为主,像古籍整理这样基础性的文献研究,很多高校不列入学术成果考评。我们也体谅学者有科研任务,他们在职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写专著和论文。杨老师也是如此,他还在复旦大学任教期间,跟着王运熙先生写了《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自己也出了不少学术成果。他跟我们出版社的关系很好,做过陆机的文赋译注。

上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出了陆机的标点本,这两年也有出版社出了整理本。杨老师在这个领域有30多年的研究经验,所以我们鼓励他,即便别人出过了也可以出,一定有他自己的学术特色。杨老师是退休以后才做《陆机集校笺》的,我个人认为超越了其他学者的著作。这也说明,做古籍整理,第一不能有浮躁心,第二要有长期的积累。人家都说整理古籍、文献非常寂寞,有位古典文学的老师就开玩笑地回应:“用现在的寂寞换来的书,将来是不朽的;写论著,现在看来很热闹,很快就会被忘记了。”

古籍整理是一项考验人功力又耗时的工作,对作者和编辑来说,都是这样。所以我们从不急于求成,每年就出2-5种。拿我自己参与其中的经历来说,有时候看校样就要看1年。尽管编辑们已经非常认真、细致了,但成书时,把“今人”排成了“念”字这类的错误还是有的,所以每次重版时都要做些修订。

《丛书》相较别的书,还有个特别之处在于,标点中都会加专名线,包括人名、地名、书名。我们都知道,古文标点本来就很难,点错一个,后面都跟着错了。更有甚者会把骈文点成散文,把诗歌点成散文。有台湾学者就曾表示,网上流传的那些古籍整理的电子版,95%左右都是错的。已经成书的,坦率来说,除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等几家专业出版社以外,其他好多出版社的古籍整理书,也大都“无错不成书”。更不要说判断文中的人名、地名、书名了,该不该加专名线,对学识水平的要求更高。可能除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这套书外,别的出版社的书,现在很少有打专名线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