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版社和一套丛书的60年

来源:文汇报作者:于颖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0-24 10:51

作者和编辑

钱仲联致陈振鹏信。钱先生在信中对陈先生表示感激之情,同时提出增补的内容不计入稿费,或由陈先生领取部分稿费。

文汇报:最早和古籍出版社结缘的一批作者,有些是相关领域的文史大家,为《丛书》贡献了自己的学养,有些还只是初出茅庐,在这套书的帮助下展开个人的学术研究。 这套书应该说见证和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学者的成长。这层意义上能否展开谈谈?

高克勤:正如我们前面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可以说是立社之本,所以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一恢复成立,就明确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其实早在1956年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及后来的“中华上编”期间,就已经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代文学名家典籍,有钱仲联集释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马其昶校注的《韩昌黎文集校注》、萧涤非整理的《皮子文薮》、邓广铭笺注的《稼轩词编年笺注》,等等。这些“文革”前出的本子,后来经重新整理,又纳入《丛书》,现在已经形成了136种的规模。

要想成为一家著名的出版社,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名家名作——书要是最有名的,整理者、写作人也要是名家。《丛书》作者差不多130个,至少有100人是古典文学领域的专家,有些还是文史哲大家,比如历史学家邓广铭、文史大家瞿蜕园、哲学史家王蘧常……作者是《丛书》质量的第一保证,他们无疑都是建国以来各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文革”前,中国专业的古籍出版社只有中华书局和“中华上编”两家,所以约稿难度不大,学者基本上都很愿意。这从1962年创办的刊物《中华文史论丛》里就可以看出来,作者队伍包括邓广铭、钱仲联、于北山、高亨、夏承焘等,都是当时各院校相关领域的学者、老师。

当然,出版社从不排斥自动投稿的作者,甚至挖掘了很多彼时名不见经传、但很有学术潜力的年轻学者。《丛书》正式推出之后,来稿不少,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年轻讲师就投来《高适集校注》,编辑们看了以后,觉得比已经出的一位前辈学者的整理本还要好,便接纳了投稿。这名投稿人就是后来成为《全宋诗》的主编、《儒藏》总编纂之一的孙钦善先生。作为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领头人物,孙老今年也有82岁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