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胡底:长征途中反对分裂,被张国焘秘密杀害

1937年4月,李克农得知顾顺章叛变后,立即用暗语给胡底发出电报:“克潮病笃。”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暗号:“克”指李克农,“潮”指钱壮飞,“病笃”意即事态严重。胡底接到电报后,马上乘坐外国轮船离开天津。这时,李克农和从南京潜入上海的钱壮飞也都在上海闸北地区隐蔽起来。
1931年8月,胡底、钱壮飞前往中央苏区,而李克农由于处理善后工作到达中央苏区的时间稍晚。到达中央苏区后,胡底任临时中央政府国家保卫局执行部审讯科长。
1934年10月,已是中央军委侦察科科长的胡底跟随中央红军走上了长征的漫漫征途。
1935年8月,红一、四方面军组成左、右两路军开始过草地,胡底跟随朱德、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行动。左路军抵达阿坝后,张国焘突然拒绝北上,擅令左路军全部和右路军的第四、三十军掉头南下,企图对抗党中央,去川康地区建立根据地。
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胡底对此坚决反对,常在一些公开场合流露出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不满。张国焘得知后,诬陷胡底为“国民党特务”,给他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
随后,胡底被撤销了科长职务,连马也被牵走了。掉队后,胡底只得跟随五军团后卫行动。开国中将、解放军炮兵原副政委欧阳毅长征时是红五军团保卫部长,当他看到掉队的胡底面黄肌瘦,有气无力,就把胡底秘密留在保卫局同他们一起行动,派人保护他住的帐篷,对外保密。
但胡底还是被张国焘派人带走了。“身上穿着着一件油腻的破旧衣服,肩上背着两只羊皮口袋,浑身都是泥水,被两个人押着行走。”这是被捕后的胡底给一位战友的印象。这成为这位悲情英雄留给世界最后的背影。
后来,胡底被张国焘下令秘密杀害在长征途中的马尔康县松岗地区,年仅三十岁,他一生没有结婚,没有留下后代。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981年12月8日,国家民政部正式向安徽省民政厅发出“(81)民优字第211号”文件,将其已批准为革命烈士,并在函件中说:“请你们通知舒城县民政局把胡底同志的名字编入《革命烈士英名录》。”
沉没半个世纪的音讯终于被打捞上来。一张上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烈属光荣证被挂进舒城县新街乡松元村胡家老宅的堂屋。对长眠千里之外的英魂,它无疑是一份迟到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