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为什么这么火?看完你就知道了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6-10-14 08:59

一直被组织上雪藏着的陈深,身处狼穴,披着“汉奸”的身份,苦苦等待着被组织启用,期待着为国家和民族效力,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终于等来了组织的启用,获得了渴盼的任务,却马上亲眼目睹上级+同志+亲人的受伤被俘,却因为使命不允许自己暴露而无法解救,这是怎样的一种残忍?当他终于苦心实施了营救行动之际,“宰相”沈秋霞告诉他:我不需要你的营救,我的任务是启动你,保护你,而你的使命是获取情报,完成任务。这是怎样的一种舍生忘死?最终沈秋霞在陈深身边被枪杀,但她临终前的微笑已经告诉我们,她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启动了陈深,也保护了陈深,她死而无憾!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慷慨赴死!从《麻雀》刚刚开始不久的这段情节中可以看到,沈秋霞的一言一行中蕴含着的信仰的力量,既犹如教科书般地教导了陈深,也将观众带入了信仰的情境之中。此后的剧情中,敌我双方明争暗斗,殊死较量,复杂虐心,《麻雀》用生动的故事,一步一步地释放出对信仰的诠释。

其实,《麻雀》从开拍伊始,就亮出了“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的主旨,在观众还没有意识到或者以为这只是个噱头的时候,在观众还将焦点放在炫目的演员阵容的时候,这个主旨已经悄悄植入了全剧的故事之中。随着故事的全面铺开和情节的层层推进,观众被扣人心弦的谍战情节所牢牢吸引,被迥异于以往同类型作品中的复杂情感所打动,却往往容易忽略:真正打动着他们的,正是这些谍战情节和复杂情感背后所蕴含的对于信仰的深刻诠释,是剧中主人公们为了祖国和信仰而在群狼环伺、危机四伏的险境之中隐忍负重,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巨大危险执行任务、履行使命,这样的一种信仰,是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的人往往容易想当然,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民族存亡,国恨家仇,这些字眼对于绝大多数在世的人来说都是十分抽象的,革命先驱为了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同样只能在史料、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看到。哪怕是50后,也只有极少的人亲历过战争,对于和平年代出生成长的60、70、80、90后而言,战争和牺牲或许只存在于影视作品当中。电视剧《麻雀》中没有脸谱化的英雄,没有完美无缺的革命者,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恐惧和生死,也有爱情和生活,也有差错和挫折,但他们心中,信仰是至高无上的,为了信仰,最心爱的人也能含泪割舍,最宝贵的生命也值得奉献。《麻雀》却以谍战故事为载体,润物细无声地把信仰两字投射进每一位观众心里,面对不断攀升的收视率,《麻雀》出品人,千乘影视董事长周之光感叹:“其实《麻雀》点燃的是观众心中的情怀和热血!”正是这种燃烧着的热血和情怀,驱动着观众一集一集地追看《麻雀》,追看着这部很真实很热血的电视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