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刀锋血性扬
——陆军某步兵团特色文化剪影
■汪保飞 杨清悦 本报记者 孙兴维
该团组织官兵学习威风锣鼓,丰富文化活动。梁 晨摄
陆军某步兵团前身是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新一团部队原型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因在著名的香城固诱伏战中打得勇、冲得猛,被朱德总司令赞誉为“模范青年团”,后被八路军总部授予“模范青年团”荣誉称号。
岁月流逝,荣光永恒。近年来,该团党委用足用活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为能打仗、打胜仗助力提神。
故事会:亮剑基因根植血脉
在该团,几乎人人都能讲出电视剧《亮剑》中的故事,人人都能讲出自己前身部队的辉煌历史。
“长征途中,我团红三连的前身红五军团第13师39团5连为掩护部队过江,官兵们浴血奋战,一天内打退敌人多次反扑,最后全连只剩下20多人。战后被红一方面军授予荣誉称号。”列兵刁俊辉的讲述仿佛又把大家带入到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
“亮剑”基因代代相传,故事也越讲越精彩。“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亮剑典型。”高炮连下士王磊的演讲,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团里组织军事课目考核。在400米障碍考核场上,二连上士曹远进第一个飞驰在跑道上。然而跑到一半时,由于脚底打滑,他的膝盖重重地磕在了4米高的云梯上。就在大家都替他惋惜的时候,只见曹远进毅然站起来忍着剧痛、拖着伤腿继续向前冲,最终以1分40秒的好成绩跑完全程。
“革命先辈的铁血精神和鲜血生命铸就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更要以血性担当为祖国站好岗!”在高原机动中的车厢里、训练间隙的战壕里、演讲比赛中,时时处处都能听到官兵精彩的亮剑故事讲述,敢于亮剑的精神基因早已根植于该团血脉,化为官兵横刀立马的豪气、敢打必胜的底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和宁死不屈的骨气。
“互联网+”:红色课堂永不关门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近日,由大学生士兵梁晨领衔创作的20多幅主题漫画登录该团政工网,引来不少官兵品评、点赞。
该团政治处主任王学恩告诉记者,以往,由于受场地限制,官兵们创作的许多“亮剑文化”艺术作品在匆匆一展之后,就被束之高阁,没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教育、感染作用。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电子设备等新文化载体走进军营,他们借以建设“亮剑文化”的平台更加宽广、更加有效——
建立网上学习资料库、开设3D团史馆、设立网上亮剑讲坛,打造不关门的学习课堂;建立网上影院,添置电子图书,开设原创网络文学板块,开通《亮剑论坛》栏目,畅通不关闸的交流通道。
“网上保密的主体在人,而不在设备。”他们在开展网上安全保密教育的同时,利用手机微信平台,组织网上赛诗会,不少官兵成了“诗歌达人”。文艺骨干周赛科取材训练场创作的小品《在这片战场》,一经团政工网直播,点击量一路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