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军旅舞台,一簇圣火在伟大的胜利日熊熊燃烧。
那是战旗文工团文艺战士献给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簇精神圣火。
8月17日晚,该团全力打造的大型原创音乐舞蹈诗剧《天空作碑》在西南剧院首演。在这个伟大的盛典上,舞台一下子变得壮丽而充满诗意。诗剧以《序:刺刀割开1931》《大雪:屈辱》《大火:起来》《大雾:抗争》《大风:决胜》4个篇章和《尾声:天空作碑》构成,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思想主线,现代诗歌为叙事主体,运用诗的语言魅力和声乐、舞蹈、视频等多元化艺术形式,对“全民族抗战”这一宏大历史事件进行独特的艺术呈现。诗剧诞生以来,连演22场,场场爆满,给军内外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一阵刺耳的空袭警报响起,战火、刺刀、杀戮、哭喊,揭开了那场有关中华民族疼痛记忆的序幕。“九一八”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舞台正中,一道红光像沾着鲜血的刺刀,划破夜的宁静。《大雪》营造的氛围中,老者和青年的深情倾诉,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屈辱和抗争;《中国你还不怒吼》,歌中表现的戏剧冲突,点燃了人们心底的爱国热情,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为民族为生死存亡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
火光映照下的卢沟桥,在满幅红色背景的渲染铺陈下,舞蹈演员用富于张力的肢体语言,表达痛苦中的挣扎与抗争。有的人倒下,又站起;有的人站起,又倒下……火光中定格的那些黑色剪影,写照的正是山河破碎的家国之悲。中华民族的不屈,凝结在《起来》这首诗中。《壮士一去》以川军慷慨出川抗战的悲壮史实为素材,将西南大后方在抗战时期付出的牺牲,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
《白刃》一场戏采用倒叙开场,展现了一群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挥舞着刺刀冲向敌阵,与日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格斗战的情景。通过当代战士与抗日英烈的时空对话,将“白刃格斗英雄连”——第14集团军某旅八连的历史故事详细讲述。八路军战士一句:“玩刀,中国人是他们的祖宗!”大有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许我早生七十年》则将这种战斗精神做进一步加深和递进,让人感受到中国军人深入骨髓的红色基因和星火相传的血性豪气。随后,柔和的灯光下引出《家书》片段,诗剧以近乎白描的表现手法似淡而实美,左权、张自忠、戴安澜将军扮演者的深情道白如歌如泣,“将军不死,忠魂永存”的台词直击人心。歌曲《回信》温暖的旋律响起,在“将军女儿”的轻声吟唱中,唤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绵绵的怀念、深深的追思。
时间进入抗战的第14个年头,舞台上雷雨交加,一道银色的光带像闪电穿过大幕。《拿着闪电的父亲》一幕,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将全剧推向高潮。小女孩清澈纯净的歌声,飞越沉重的历史,在剧场上空轻轻回响。此时,诗剧表达出《最好的告慰是强大》的主题,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下,合唱《我强国强》昭示着“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肩负历史使命,行进在强军兴军的路上。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复兴之路,正道沧桑,天空作碑,历史勿忘,保卫和平,钢铁城墙。”《天空作碑》以历史唤醒信仰,用感动凝聚力量,留给观众对历史的深刻启迪和思考。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13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