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骑兵:铁马冰河入梦来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春晓责任编辑:吴昊
2015-09-02 05:17

    资料图片:1939年11月,晋察冀军区八路军骑兵的一次实战演习。

    资料图片:纵横驰骋淮北平原的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

有人说,只要天边扬起一阵黄沙,一眨眼,骑兵团就到跟前了。有人说,骑兵团是条龙,行动起来一二十里长,遇到敌人,龙尾一卷,就把敌人全部卷走。还有人说,那些马啊,都是神马,奔起来四个蹄子不沾地,还能在荷叶上飞跑哩!

1985年,我军由摩托化和机械化代替骡马化,骑兵只象征性保留了2个骑兵营和1个骑兵连,作为一个兵种不复存在。然而,在我军战史上,骑兵最盛时有12个师。抗日战争时期,骑兵就作为一个特殊的兵种,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尴尬的首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有一篇题为《人民解放军的骑兵部队》的文章,讲到抗战时期骑兵的一段共187个字,其中141个字都在介绍“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可见,师长彭雪枫亲自命名的这个“红色哥萨克”骑兵团,是全军名头最响的。

不过,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的组建和发展,竟源于两场败仗。

1941年4月,第4师在津浦路西遭国民党军2个师袭击,其中第11旅32团被马家军骑兵第8师围攻,损失惨重:伤亡失踪360余人,被俘200余人,几乎打光,而且抗大4分校的200多名学员也一个不剩。激战中,连师长彭雪枫也被敌逼近到百米之内,所幸他的坐骑“火车头”跑得快,方才脱险。

近距离战斗中,步兵对骑兵太吃亏了。骑兵疾驰如风,锋利的马刀或劈或刺,控制范围达数十米。步兵呢,腾挪不过三五步,出红缨枪不过四五米,即便是铁塔一般的彪形大汉,与敌骑兵照面,也往往一个回合就被劈倒在地。津浦路西这次惨败,让彭雪枫亲眼看到了骑兵的威力,决定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

1941年8月1日,第4师终于有了自己的骑兵。骑兵团组建不久,就迎来初战——攻打盘踞在淮西一带的反共急先锋王光夏所部伪军。

团长兼政委黎同新大喊一声“杀啊”,带头跃马而出。大伙如箭出弦,争先恐后冲向敌军。伪军乃乌合之众,又是第一次看到新四军竟然有骑兵,不由惊慌失措,一边胡乱放枪,一边四散奔逃。眼看骑兵团的首战就要旗开得胜,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骑兵团先头部队与敌接战,后边的兄弟却没跟上来。原来,多数战马未经战阵,一听枪响,惊得四处乱跑。结果,威风凛凛的骑兵团阵形大乱。见此,敌军胆子大起来,又跑回阵地,还高喊抓活的。冲在前面的黎同新见后边的人马跟不上来,好不尴尬,只得掉转马头,边打边撤,花了1个多小时才收拢队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