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福安书法篆刻:刀法笔法两相融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唐宋元责任编辑:军网值班
2015-08-16 08:17

其二,任福安是在一种美学理想的烛照下进行着他勤书奋刻的艺术探索的。同时,他又在艺术实践中丰厚、升华了他的美学理想,也就是说,他不蛮干,他是巧干,在思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毛锥刀斧两相济,书貌印痕并青苍。既在实践中产出丰硕的创作成果,又在艺术学养中思索沉潜,是任福安之能独辟蹊径的根本原因。他的作品入展全国篆刻艺术展、第五届全国展、第八届国际刻字展、第二届“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第二届中韩书法展并获得全军书法大赛一、二、三等奖等三十余项奖励。我在这些作品中,更在他平日应酬答谢的书印作品中,看到他、感到他刀笔相融的路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显出独创性。就他而言,既书法,又篆刻,就比单纯书法或单纯篆刻的人更能深入地体悟刀功笔法的契合,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任福安在艺术方法整体思维的笼罩下,特别专注于细节的创新。今天,我们的中小学生都懂得,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只有精妙的细节描写才能使人物个性生动传神,使读者印象深刻,而文章的可读性、流传度也才可能提高。可是,光“懂得”没用,还要做得出来才算数,做不出来,不算真懂!任福安就像作家注重细节描写一样认真构思其书法印品的细节部位,这往往成为他作品的“点睛”之处。近日在我家中,他带来昨儿夤夜刊出的“魅力西昌”印章,这是用在西昌市庆35周年图书上的“命题之作”,该书主编即凌虚斋主徐文龙等着他拓出一枚“审读”。宣纸上的新印蜕像雪中的红梅一样既艳且“香”,妩媚可爱。主编赏玩片刻说:妙!这里是不是可以……而任福安没等他说完已经心领神会,也不言语,便向我要一张纸,在一旁凝神弄刀,纸上留下些微细碎的石末。再拓一枚,他的脸上绽出孩子般的笑容,原来,他刚才将“昌”字末画与印章底框线的对比再作了强调,在处理上形成了更加鲜明的“虚实对比”。

任福安祖籍河南,“石印四千堪富贵,聪灵厚善郑州郎。”我业余习书,但不敢篆刻。我也想自己的笔画出现刀味,何以能达?与他约好改天品茗,请他赐良方一二,以求长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