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福安书法篆刻:刀法笔法两相融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唐宋元责任编辑:军网值班
2015-08-16 08:17

刀法笔法两相融

——对任福安书法篆刻的一种理解

书法和篆刻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世上除了极少数人作书不用印章外,绝大多数书家都用印章,有的还特别喜欢多用印章来为书作“提神”。而我在西昌卫星基地得见军旅书法篆刻家任福安上校作书,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他“刀法笔法两相融”,写出一个新境界。

曾听说,在临写古碑时,要注意从“刀法”中悟“笔法”。又曾听说,在篆刻时,“用刀”须如“用笔”。于是就想,何不让笔意中带“刀味”,“刀法”中带“笔意”?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今天终于在任福安的书法篆刻作品中见到了这种功夫,有所开悟。

简言之,刀中有笔,笔中有刀,从书法艺术上讲,是一种美学境界的追求。软笔写硬字,软中有硬;刀锋刊硬石,硬中有软。而两者的融合,无论对书者和刊者而言,都是境界的提升。它使书法饶有金石之气,同理,也赋予篆刻以笔墨之味。此其一;其二,打个比方,两相融合之后的书作和篆刻,犹如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经过了“三昧神火”七七四十九天冶炼的孙悟空,能够七十二变,有诗为证:“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书法要妙,妙就妙在它每一个点画都各有姿态,每一个结字都有不同结构,每一行字间都有不同的气韵和节奏,每一篇布局都像天地自然那样,没有一朵相同的云彩,没有一道相同的河流,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任福安的书法篆刻,我感到,就是在作这种不倦的追求。

欲让笔画中蕴有刀味,刻痕中饶有笔意,我从任福安的作品中,从他学艺精进、力求高蹈的拼搏过程中悟到三个重要的方面。

其一,达到这种艺术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坚忍不拔之修炼的结果。对于一种艺术实践,想干是一回事,能干成又是一回事,而干之不息才能成功则是一个硬道理。任福安就是这样的艺术拼命三郎。几年前,我就知道他已经刻石四千多方,当时带给我的震惊,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最近,在大型画报《品味西昌》上,画家、作家徐文龙披露,其中,任福安临习古印二千余方,心悟手追前贤佳作,对砖文镜铭多所涉猎,在吴昌硕和王福庵流派上用功最多。这就不仅看出其勤奋,更看出其创作“其来有自”。同时,任福安兼攻书法,先学石门,再入石鼓和钟鼎文,对米芾、黄道周情有独钟,近年又亲近颜真卿和王铎书法。书印兼攻的结果在任福安是互为浸润,积键为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