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德,是强军兴军过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道德情操,是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本色要求。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数革命先辈和英雄模范树起一面面道德旗帜、一座座人格丰碑。本期“永恒的雕像”征文,让我们从回望和反思中升华思想境界、涵养浩然之气、培塑高尚品德,积极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编 者
他不愿向困难低头,却从来愿意向真理低头
陈毅请毛泽东重返红四军
■晁 华
1929年6月22日,在福建龙岩县城一所学校里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由于军情紧迫,只进行一天,通过了由陈毅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这份决议案或许是出于停止争论、加强团结的愿望,“毛泽东同志予以严重警告,朱德同志予以书面警告”“至于朱、毛去留问题,由中央处置。在中央未作决定以前,仍留任前委委员。”大会最后改选前委,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
这种结果是陈毅所未料到的,也是毛泽东未曾想到的。7月8日,时在病中的毛泽东与贺子珍及江华、黄琳、蔡协民、曾志等一行6人黯然离开红四军,以红四军前委特派员身份到闽西特委指导工作。
陈毅被选举担任前委书记也非他所愿,在他心中,这一职务除了毛泽东,没有别人可以替代。7月9日,陈毅第一次以前委书记的名义给中央写的《关于闽西情况及前委工作计划的报告》中明确表示自己担任前委书记这个职务不合适。9月1日,陈毅在写给中央的报告中称:“静待中央派人主持,所谓前委,只是一个‘过渡内阁’。”
8月间,陈毅代表红四军前委赶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临行前,他专程到蛟洋看望毛泽东。“中央要人去上海报告工作,我准备去,你看可不可以?”毛泽东说:“我赞成你去。把四军详细情况向中央反映一下有好处。”陈毅又诚恳地说:“你是不是能回前委主持工作?”毛泽东说,我不能回去,你们“七大”那个做法我不能同意,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回去。
8月下旬,陈毅辗转到达上海,向中央政治局如实汇报了“七大”不同意见争论等问题。在上海,陈毅通过与中央讨论红四军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陈毅受周恩来委托代中央执笔起草一封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信中对朱德、毛泽东二人都作了恰当的批评,同时决定朱、毛两同志仍留前委工作。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
在和陈毅面谈中,周恩来又嘱咐他,回去后,把毛泽东请回来,继续主持前委工作;召开一次党的会议,统一思想,分清是非,作出决议。
此时,红四军在出击闽中和冒进东江中连吃败仗,朱德和许多同志一样,已从实践中认识到毛泽东所坚持的政治原则的可贵,红四军的工作的的确确离不开毛泽东,确立政治上的领导中心也离不开毛泽东。
10月22日,陈毅一抵达红四军军部就询问毛泽东的情况。朱德告诉他毛泽东养病尚未回来,并将毛泽东在“八大”时写下的一封信给陈毅看。这封信批评了陈毅。朱德原以为陈毅会发怒。没想到,陈毅诚恳地对朱德说:“我赞成这封信。这封信是对的,我陈毅七次大会是犯了错误,犯了政治上的大错误,七次大会削弱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助长了错误思想。我这次回来,准备向他作检讨。”朱德对陈毅的宽宏大度,感到非常高兴。而后,陈毅立即召开前委会议,传达中央“九月来信”。会后,立即派专人把中央“九月来信”送给在蛟洋的毛泽东,并附亲笔信,促请毛泽东回前委工作,正式表达了他的诚意。
11月18日,陈毅和朱德率部到达上杭县官庄。在官庄,他再次给毛泽东写信,请他早日回到红四军主持工作,信中写道:“从中央回来,于22日到军部。我俩之间的争论已得到正确的解决。七次大会我犯了错误,八次大会的插曲更是错误的。见信即归队,我们派人来接。”信中特别说明:“中央认为你的领导是正确的,此间四军同志也盼望你回队。希望你见信后,坐担架赶快回来,就任四军前委书记。这是中央的意思,也是我和玉阶以及前委的希冀。”
11月26日,毛泽东在接到陈毅的信和中央指示后,顿时尽释前嫌。在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谢汉秋陪同下,心情舒畅地从蛟洋返回了汀州。当晚,陈毅又诚恳地向毛泽东作了当面检讨,详细介绍了上海之行,并转达了李立三对毛泽东的问候,朱德也当面表示欢迎毛泽东回来。
三位历史伟人“相笑泯恩仇”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感悟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褚 银
人们常说,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陈毅勇改己过,亲自上门道歉,为恢复毛泽东在红四军的正确领导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毅的行为很不简单,这是需要勇气的。陈毅能有这种勇气,源于他实事求是、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格,更源于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党的事业、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追求。
探究陈毅高尚的思想境界、优秀的个人修养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总之,是个有品德的人,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