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人,应当追求什么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再见马宝川,马宝川依旧。
马宝川依旧全副武装跟着战车冲锋,依旧带领常委“第一班”高空伞降,依旧第一个实装下水下潜……
马宝川,这位曾担任师政委的某特战旅政委,激情不减,干劲十足。这一幕,与记者初次见他的场景何曾相似——
2017年1月9日,《追问马宝川》一文在解放军报刊发后,很多人知道了这个“不一般的马宝川”,并由衷为他点赞。可很多人不知道,这篇稿子是记者有意瞄准、无意击发“撞”出来的。
当时,“脖子以下”改革已经展开,许多部队面临撤并降改。部队该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转型重塑?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了特战旅,挖掘他们从传统步兵快速转型成为新型作战力量的奥秘。
采访中,记者从马宝川本人和官兵口中,听了不少关于他“高职低配”的故事和经历。采访回来,马宝川的故事始终在脑海挥之不去。“脖子以下”改革全面展开后,有一大批指挥员面临着与马宝川一样的考验与挑战。
“马宝川的故事并非个例。他是一个缩写、一个剪影、一个片断,是在改革大潮中许多干部的真实写照。”在与编辑部的沟通交流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这个特战旅政委真是不一般!
引文标题就叫《马宝川,不一般》。循着这个思路,深度报道《追问马宝川》也应运而生。这是两篇深度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将马宝川“高职低配”的经历和情感,原生态搬到报纸上。
时至今日提起这篇报道,马宝川坦言自己一下子“火了”,但压力也更大了:领导战友们的电话、朋友圈的刷屏,成了无形的监督和鞭策,“这之后,自己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年来,记者到基层部队采访,很多人谈起马宝川,都说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和身边战友的影子。这让记者感触很深,不经意间又想起了马宝川的话:“改革时代,我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
今天,当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射在马宝川身上时,更加认同当初的判断:改革强军路上,“马宝川现象”注定是进行时态。
作为军人,应当追求什么?今天的“马宝川”们正在用行动书写答案。
编辑说
“马宝川”走进我们观察视野,缘起于“师政委当旅政委”的新闻独特性,但让我们下决心以整版篇幅“追问马宝川”的动因,则恰恰是他的时代普遍性。
恩格斯说:“人们酷肖他的时代,远胜于酷肖他们的生身父母。”我们深信,那些平凡的官兵身上所呈现的故事肌理,更具温度和代入感;我们坚信,那些普通的面孔里,不仅能看到一个时代的表情,还能聆听到梦想的呼吸。
从“好兵”熊宏鑫引发的争议,到上士吴付涛的“新兵突击计划”;从士官长赵彦俊的“良心哲学”,到八连指导员郝爱君的“突围”之战;从合成营营长吴春明掀起的“学习革命”,到团长李尚军的军旅最后一班岗……2017年,一个个“非典型人物”走进《军营观察》版,成为我们记录的主角。走进新兵营,聚焦老兵退伍季,透视基层军医生态,关注新排长成长……某种意义上,关注他们,关注军营中的你、我、他,就是在关注我们这支正在快速成长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