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袭来时,我奔赴一线
■江宛柳
初到解放军报社当记者,我已年过四十,走逆行道,从零起步,很多人都觉得“不靠谱”。但潜意识里我没把自己当外人,有“归队”的感觉,很是无知者无畏。
现在细想,这感觉还是有根据的。30年前我写第一篇报告文学《我在寻找那颗星》,从在西藏边防发现、采访,到写出来在杂志上发表,整个过程,我都在感动与热血沸腾中。我感觉,这事儿我真的热爱,艰苦、危险对我而言完全不是问题,我渴望去探求藏匿在深山、大海、戈壁、高原的新鲜动人的故事,这种探求与我的激情一拍即合。我不再虚构小说,而是走遍军营,只写真人真事。及至跟随远望号远洋追“星”,全船上下都叫我“江记者”,我未觉任何不妥。而那时我还是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小说编辑。
人生的阴差阳错都不是计划出来的,“跳槽”到军报纯属意外。正是那年,父亲被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父亲开始丢失记忆,但逻辑思维还在,他对母亲说,不同意宛柳去当记者,这行太辛苦。父亲的话我全不理会,我认定,辛苦与发现,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其实那时最不该忽略的,是父亲这个老战地记者、老军报人的经历与经验,可是我竟一个字都没问起过。数年后,当军事记者的万般感受让我刻骨铭心地想与父亲交流时,父亲连我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当了“正牌”记者,一切归零。当不惑之年的我与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一起从头开始时,我才明白,真正的军事记者只凭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不懂,不会,碰钉子,闹笑话……好在,我从没打退堂鼓;好在,军报藏龙卧虎,随处看得到前进的坐标;好在,军报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老记者传帮带,编辑部精心打磨包装稿件,社部领导下任务、给机会,推着赶着你往前跑;更好在,军报还是所大学校,学习中国军队这门大专业,你必须恶补各类知识。从文学到新闻,从感性到理性,对这支生于斯长于斯的军队,我在热血深情之外,更多了冷静思考。一个记者,需要的不就是来自全军上下最快捷的信息,足迹随时能够到达的最畅通的路吗?这里一样不缺。只要你有热血,军报就有足够大的平台。
与父亲比,我没有赶上枪林弹雨,但赶上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惊心动魄。
决战非典,我是第一个跑收治非典患者的解放军第302医院、第309医院和小汤山医院的记者,为军报抢回了独家新闻。直到事后我才想,如果当时染上非典可能会性命不保。汶川地震,我抢上飞往唐家山的直升机,明知道那天能见度极差,唐家山堰坝上极危险,但脑子里只有“现场”两个字。后来才知道,在我们之后的一架直升机失事……每次都有令人后怕的惊魂一刻,但每有重大军事行动,照样只剩“上一线”这一根筋。当我在唐家山堰坝顶上用卫星电话发回独家消息,全国人民因此了解堰塞湖的情况时,我想起,1949年5月,任新华社三野总分社记者的父亲,在硝烟还未散尽的上海苏州河畔,顶着零星枪声找邮局发电报稿,把我军解放上海的新闻第一时间发回北京的情景。那是父亲在战地日记中记下的。
获范长江新闻奖那天,我抱着奖牌到医院病房,与躺在病床上多年的父亲合影。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会为我感到高兴……
(作者系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解放军报社原高级记者)
(《解放军报》2016年01月04日 11版)